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1865年,在汉口的英国洋商要求以收现代替庄票,结果进口货物的销售陷于停滞;19世纪70年代,上海钱庄出售的一切进口货,都是以本地钱庄签发的五到十天的期票完成的。材料表明
A.庄票没能推动中国土货出口B.钱庄积极抵制西方经济入侵
C.庄票的发行便利了洋货内销D.钱庄垄断了上海的进口贸易
2022-05-06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在研究晚清困局原因时指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清廷内部派系之争,但根本点则是因为中国此前三十年所谓“自强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该学者意在表明
A.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B.晚清政局变化的突发性
C.国家出路探索的复杂性D.西方列强侵略的破坏性
2022-04-10更新 | 56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晚清时期,我国一些城市人口迅速增长。1860年,上海人口约为23万,汉口约为20万,天津约为19万。1890年,上海约为100万,汉口约为80万,天津约为32万。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B.火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
C.近代工业的发展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4 . 下表是为1864—1867年中外贸易统计情况。这反映了

1864—1867年中外贸易统计情况(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净进口值净出口值净进出口总值出(+)入(-)超
1864年462104865594865+2445
1865年5571554103109818-1612
1866年6717450596117770-16578
1867年6245952158114617-10301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了解体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洋务运动导致了外贸入超的加剧
5 . 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伴随着中国社会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首先出现的是资本主义商业和商业资本家,但中国资本主义商业的“毛”是依附在外国产业资本的“皮”上的。该学者意在说明,近代中国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B.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相背离
C.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的局限性D.民族资产阶级妥协性的特点
6 . 【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材料一   自晚唐起,尤其在宋代,多层次、网络状的地方市场日益发展,形成由北方市场、东南市场、蜀川诸路区域性市场和西北市场构成的宋代区域市场。其中东南市场一方面有长江作为贯通全区的东西大动脉,另一方面又有汴水和江南运河与北方市场相联。这个市场又同南海诸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全国与苏南地区重要的商路示意图:

——摘编自李伯重《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至清末,上海与全国各主要口岸间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外贸转运网络。……这些主要口岸每年平均占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的95%以上。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对上海来说,有些口岸只是其外贸转运的一小部分,但是对于这些口岸来说,依赖上海外贸转运的程度非常高。

——摘编自唐巧天《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宋至明清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上海贸易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7 . 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是原发型工业化国家,中国则是后发型工业化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政府已颁布《专利法》,保护技术发明创新。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通过《航海条例》,鼓励扩展海外贸易和市场。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资产阶级在殖民地大肆掠夺:有人统计,1757~1857年间,英国仅从印度就攫取了价值10亿英镑的财富。不仅如此,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圈地运动带来大批的雇佣劳动力,英国的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有资料记载,当时的手工工场造一根针就要分成十八道工序,每个工人完成其中的一道工序,这样分工协作,一个工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针,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劳动工具专门化,这就为发明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产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可借鉴哪些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迅速崛起,太古、怡和两家外国航运公司展开恶性降价,最终三方签订三次“齐价合同”。自此,上海轮船招商局与太古、怡和成“三分天下”之势,成为国内航运业最重要一方。这主要反映了
A.民族资本发展步履维艰B.近代企业抵制外资扩张
C.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D.外资公司实力渐趋衰微
2022-01-12更新 | 46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测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开始大力引进高产或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如南洋的番薯、南美洲的玉米、巴西的花生、吕宋(菲律宾)的烟草等。水稻逐渐推广到北方。清代,这种作物交流的势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农民生活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棉花的种植也进一步向北方推广,其收益已超过传统的桑麻作物。优良棉花品种不断出现。许多地区棉花的种植已成为商品生产。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蓁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材料三   以“制器为先”的洋务派首先发展近代军工企业,然后发展民用工业,遵使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形成先军工、后民用;先重工业、后轻工业的独特发展道路,不论是军工企业还是民用企业的发展,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他们经过20多年的努力,大约创办了20多个近代化的民用企业,其种类计有:轮船、运输、铁路、煤矿、冶铁、电报、纺织等,经费2964万元,雇佣工人25500-29500人。……这些民用企业经营的方式,有的全部官办,有的官督商办,或者官商合办。它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在经营管理上还带有不少封建性。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10 . 如表为根据《中国旧海关史料》整理的近代中国各区域重要口岸进口机器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1906—1931年机器进口种类
年份机器进口种类
1906-1909刺绣编结缝纫机器;机器及配件
1910-1922刺绣编结缝纫机器,织造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运动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
1923--1931纺织厂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运动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发电厂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订书切纸机器,抽水机器,车床机

A.工业规模不断扩展B.工业结构体系完善
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对外贸易总额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