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5-25 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 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由此可知(       
A.启继禹位事实存疑B.史书文献缺乏实证
C.史料矛盾均不可信D.历史论证需要慎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推广,耕作、施肥、灌溉等技术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升,进而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达。然而,分裂割据的形势又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
A.秦国具备了武力统一六国的条件B.农业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C.“定于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D.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司马光曾盛赞某位先代大儒:“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司马光的诗句盛赞的大儒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守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艺术形象源自印度,早期洞窟(如北凉275窟等)中的“飞天”,头戴印度五珠宝冠,上体半裸,大多双脚上翘,作飞舞状,姿势显得笨拙;盛唐的“飞天”具有奋发向上、轻盈潇洒、千姿百态、自由奔放的飞动之美。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实力影响文化传播B.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C.唐朝开放包容民族政策D.东西文明双向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宋史·职官志》记载:“外官,则惩五代藩镇专恣,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使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B.保证地方财政上缴朝廷
C.分散知州权力形成制约D.防止地方武将专横跋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这体现了当时(     
A.多元一体意识的增强B.民族交融的开始出现
C.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2023-03-04更新 | 118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南宋史学家郑樵说:“自五季(即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产生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     
A.门第观念逐渐淡化B.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     
A.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B.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
C.代表资产阶级的理想诉求D.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有学者在研究晚清困局原因时指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清廷内部派系之争,但根本点则是因为中国此前三十年所谓“自强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该学者意在表明
A.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B.晚清政局变化的突发性
C.国家出路探索的复杂性D.西方列强侵略的破坏性
2022-04-10更新 | 567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发表于1916年7月4日《新闻报》。画面中,一群不同阶层的人被一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该漫画表达的时代诉求是(     

   

A.建设民主政治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冲破礼教束缚D.废除列强在华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也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闹剧。”这说明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B.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C.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16年,段祺瑞指出“日本人既已加入(一战),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据此判断,段祺瑞主张参战的动机是(     
A.改变中国弱国地位B.反抗日本对华侵略
C.扩大皖系军阀势力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2023-07-21更新 | 367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13年,济南振兴火柴厂成立;1915年后,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在各地设立多家分厂。“机遇”指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
C.传统小农经济解体D.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傅斯年在《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中指出:“……中国人如不真是革面洗心的改悔,将旧有的荒谬思想弃去,无论用古文或白话文,都说不出好东西来。就是改学了德文或世界语,也未尝不可以拿来做黑幕,讲忠孝节烈,发表他们的荒谬思想……所以我说,文学革命上,文学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据此可知,傅斯年意在强调(     
A.倡导文学通俗性和国民性B.以思想改革助力国家革新
C.反对风行一时的白话文学D.彻底摆脱封建旧文学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五四运动后,中国国内掀起了一股赴欧勤工俭学的热潮,一批知识分子、热血青年希望到马克思的故乡实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相,深入了解改造社会的学说。这说明五四运动(       
A.推动了知识分子的新觉醒B.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转型D.提升了工人阶级革命觉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下图为近代中国军队的一次进军路线图。这一行动(     

A.以无产阶级为领导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D.实现了国家的基本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流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表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西汉、唐、九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公作”、“分地”的含义,并概括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中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汉唐以来中国人口变迁信息,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2023-12-16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学术界对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存在不同看法。或认为宋朝是“积贫积弱”的王朝,并非盛世;另则认为宋朝虽非盛世,但其社会是继盛世而又有所发展的。或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在唐朝;另则认为是在宋朝,或认为宋朝政策因循保守,无大作为;另则认为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其社会发展演变多多,如水之澜。

——摘编自胡昭曦《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

围绕“宋朝的历史地位”,选取材料中一种观点或自拟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崛起了一些地区性的商帮,他们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为联系场所,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形成一支支颇有活力的生力军,纵横驰骋于商界,操纵着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在这些商帮中,徽商活动范围极广,“足迹无或不到”,他们经营对象品类繁多,有盐、粮食、木材、茶叶、陶瓷、纺织品、书籍、文房四宝等,其中以盐起家者尤多,开设典当铺、旅馆、仓库的徽商也为数极众。山陕商(晋商与陕商的合称)的活动地域最初局限于黄河流域,随着盐法的变化和实力的增强,逐步向南推移,终至“足迹遍天下”,经营项目也日益增加。主要有盐、粮食、棉布、丝绸、茶叶、铁器、木材、牲畜、陶瓷、金融典当等。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01年,清政府商务大臣盛宣怀指出:“华商虽有各商帮组织,但互分畛域,各行其是,每当与洋商交易往来,总不能相敌。”1904年,上海、天津等通商大埠率先成立商会,并制定了《商会简明章程》。1912年全国性商会组织成立。商会是所在地区的不同籍贯、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式商办团体。20世纪初,上海商务总会倡导大规模抵制洋货运动,多地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运动。商会还积极参加了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以“尽立宪国民之义务”,部分商界的有识之士从支持立宪转向支持革命。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地区的商会领导商人罢市,抗议政府逮捕爱国学生,要求维护国家主权。总之,近代商会“登高一呼,众商皆应”,其影响力突破了经济领域而变得更加广泛和深远。

——伍继延《从“商帮”到“商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商会成立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商会成立的历史作用。
2024-05-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17,18,19
2
经济史(旧)
3
中国近现代史
4
世界史
5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单题
20.85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单题
30.65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40.85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单题
50.65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单题
60.65辽与西夏单题
70.65宋元社会的变化 单题
80.65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90.4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单题
100.65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110.8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单题
120.6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30.65短暂的春天单题
140.85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单题
150.65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160.85第一次国共合作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19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三、论述题
180.65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儒学的复兴   宋元文学艺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