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

材料一   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企业发展过程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思考: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4)张謇企业的命运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0-05-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其中,外资首先投资建立现代工业企业,从生产项目确立、技术设备引进及新生产方式建立等方面为中国现代工业发展起了示范作用。以清朝地方督抚为主体的洋务派是中国工业化发轫期真正主要的推动力,使工业化在短期内即发动起来,对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扩展有内在的联动作用。私人资本和中资私营企业在这一时期由于投资规模小、行业分散,故贡献有限。但这些企业生产活动与国内经济密切相关,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展,私营企业的市场基础日益稳固。

材料三 中国资本主义私营现代企业的产生前提,是由西方列强的冲击造就的。西方列强入侵冲击造就的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摆脱了传统中国城市模式的新兴城市,又为其生产提供了土壤与舞台。中国最早的民营现代企业就是从外资那里获得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又庇护于"租界"这种特殊的场所而得以免除滥用职权、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才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

——材料二三均选自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和"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分别指什么?
(3)通商口岸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使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现代企业"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分析通商口岸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
2020-05-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60年代以后,很多在华外资企业以“附股”的形式大量吸收华商资本。到90年代,“华商附股”累计总数已达4000万两以上,约占这些企业股本的一半。“华商附股”的大量出现
A.表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有利于新兴生产方式的引进
C.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
4 .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③洋务经济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0-03-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2020-03-23更新 | 237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其他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
B.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020-03-17更新 | 84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时近代军事工业简表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2020-03-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新式生产方式行不通B.有必要探索新的近代化道路
C.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D.资金缺乏阻碍洋务企业发展
9 . 下表是1891年至1902年江南制造局炼钢厂产量(单位:吨)统计。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产量年份产量年份产量
1891年9.841892年62.581893年36.67
1894年341.801895年320.631896年348.97
1897年2058.551898年747.031899年673.84
1900年564.241901年387.231902年558.74

A.实业救国思潮涌现B.中体西用思想已经成熟
C.工业化的进程曲折D.独立工业体系开始建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贸易数据表


——摘编自王晓明《世界贸易史》

材料二   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富有东方特色的商品和手工技术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年至1895年,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占70%至80%以上。出口以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为主,占80%。1863年,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改革海关建制,提高了关务行政效率。洋务运动时期,王韬提出“潜夺其利权”和“翼护”对外贸易商人“利权”的思想。《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外务部和商部,并陆续派遣领事分驻各国,经办对外贸易有关事务……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加速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中国对外贸易额1978年为206亿美本,2016年达到3。685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变化,中国外贸压力趋紧。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已连续23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就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反倾销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9-09-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