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

类型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9.1%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不足1%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导致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晚清大臣陈炽指出:“中国官商情形隔膜,动以崇本抑末之说,视商人之盈亏成败,漠然不加喜戚于其心。持此以与泰西各国通商,如下驷弩骀追踪骐骥,必使中国盈天下无一富商。所有利权皆归彼族,上下交困,仰人鼻息以为生。”这说明他(  )
A.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是国家根本B.对商人的传统认识有所变化
C.同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D.反对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2018-04-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三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 期中试卷试题
3 . 下面为19世纪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户)。下列各项与该乡居民迁居谋生状况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时期迁出总数迁至他乡务农迁至城镇从事工商出国
1820—1849年292900
1850—1879年7215498

A.社会长期动乱不宁
B.阶级斗争变化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传统文化没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进入20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20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种变化说明
A.江南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刘亚洲将军说,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一个模样。作者意在
A.对洋务运动失败痛彻反思B.肯定西学东渐思潮
C.肯定发展近代工业的重要性D.指出明治维新成功之道
2017·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年代进口出口
18858820001865005711
1895171696715143293211
1905447100082227888197
1911471503943377338166

A.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B.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普遍增加
C.中国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D.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改变
7 .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商品经济开始发展
C.大量洋货涌入中国D.民族工业开始出现
2017-07-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长庆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据你看来,这些因素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哪些政治变化?
10 . 近代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走向世界,复兴中华是几代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1)概括材料一中乾隆帝的“世界观”。
材料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从“洋务”再到“时务”转变的原因。
材料三“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


(3)从材料三看,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上分析中国人“世界观”的转变轨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