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7年,康熙以防范西方各国可能对中国侵略为由,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来华,禁止中国商人前往贸易。1757年,清朝政府决定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三个口岸,只留广州一口通商。随后,又设立了公行,兼有外交和商务两重任务的半官方机构。此外,清政府还在广州设立商馆,制定对外商的防范措施,并对国内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严加限制,如严禁粮食、五金、硝磺等出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鼓励扩展国际贸易……在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欧诸国在亚洲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从本国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这一切,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但似乎并没有改变欧洲对亚洲贸易的不利地位……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外贸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19-06-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2019-05-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上海乡土志》记载:“本邑妇女向称朴素,纺织而外亦助农作。自通商而后,土布滞销,乡妇不能得利,往往有因此改业者。”这一变化表明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C.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趋于衰败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在近代逐步瓦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判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大致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
2019-05-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晚清出口贸易以茶叶为首位。其中,红茶输英,绿茶输美,茶砖输俄。后来,由于日本、印度、锡兰茶的输出,华茶在世界茶叶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大豆则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这一变化说明
A.列强对华政治经济侵略频繁
B.晚清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
D.晚清经济结构变化明显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京师同文馆之设,实为良法。臣愚拟请依照同文馆之例,于上海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邻郡14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三五年后,有此读书明理之人精通番语,凡通商、督府衙门及海关监督应添设翻译官,承办洋务,即于馆中遴选承充……

——李鸿章《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1863年3月)

材料二 江苏南通城市剪影


材料三 南通人张謇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899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


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是在什么背景下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的?这所学校有什么特点?起到了那些重要作用?
(2)以上两幅图反映了南通的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张謇在19世纪末兴办实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19-05-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静仁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6-17高一下·北京·期中
8 .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A.①②B.③④C.②⑧D.②④
2019-04-29更新 | 281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海港……全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

——奈杰尔·克利夫《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的变化,并指出促使这种变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名称。分析说明这个事件对欧洲生产关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大致时间及对“古老的民族”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南方谈话”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有什么重大调整?在哪一次大会上确立的?
10 .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019-01-30更新 | 5918次组卷 | 80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