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为应对西方国家转嫁经济危机,防止白银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
A.禁止鸦片输入
B.推行法币政策
C.打击官僚资本
D.压制地方军阀
2019-05-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民国末期,上海市民经常拥挤在米店门口抢购大米,有人抱怨说: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有报刊还以醒目标题《六十亿元值几何?仅买七十七粒米》刊出相关报道。这突出反映了
A.上海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B.不法商贩囤积居奇扰乱了市场交易
C.社会动荡造成米价居高不下
D.恶性通货膨胀政策造成市场的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4年3-4月间,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了《商律》《商人通例》《公司条例》《保息条例》《国币条例》《商事公断处条例》《商会法》等,提出了不少修改、补充和实施的意见。该会议
A.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开启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4 . 有学者认为:“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该学者对上海纺纱业与缫丝业的前途感到“渺茫”,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国家尚未实现独立
B.日本正在侵略上海
C.金融体系尚未优化
D.工业结构不够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