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很多民族资本家曾尝试“实业救国”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现状,可是却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
A.他们只重视发展近代工业,不进行反帝斗争
B.他们受时代和自身局限性的制约
C.他们没有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能力
D.拒绝买卖日货、拒绝使用日钞斗争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1912年,荣氏兄弟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12家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产量的之一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四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41.53.2430.720.6
结束年54.517.127.20.041.2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1912—1920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命运。
3 . 如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A.自然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2018-05-07更新 | 298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面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简单图示。图示中两个“低谷点”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法西斯侵华战争的破坏
C.帝国主义的侵略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挤压
5 .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2018-04-25更新 | 1513次组卷 | 69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部分民族工业简表

时间地点创办者企业名称
1866年上海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1872年广东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1878年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材料三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早期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

(2)材料二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这一时期该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

7 . 据统计,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26.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实业的地主大多有某种官僚身份。据材料可判断
A.晚清地主大多热心投资实业B.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有两面性
C.政府积极鼓励近代实业发展D.近代民族实业发展后天畸形
8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
A.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B.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D.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9 .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③它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源泉
④它始终受到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 .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