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100万吨以上年产1099万吨年产19万吨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10088.541.50
华商企业011.558.5100

材料二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绽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绽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材料三   瑞蚨祥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如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四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2)材料三中经营销售额在1912—1925年、1925—1949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m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婴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

材料二   民族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堪称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种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海外华侨抓住这个时机,踊跃向国内投资。仅在19121919年间,华侨投资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房地产业多达1042家,投资金额达7100万元。

——摘编自苏文菁主编《商发展史·总论卷(近代部分)

材料三   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己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矣。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到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4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B.发展畸形,结构不合理
C.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
2020-06-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天立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年3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投资的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当地的一些土豪劣绅,因为荣德生没有请客送礼款待他们,所以心怀不满,竟纠集起来,向县衙门告了一状,说荣德生私占公有土地,破坏地方安定;又说工厂的烟囱正对着城内的大成殿和学宫,破坏了风水,今后无锡人就不能考状元做大官了!当时还是清朝,县大爷居然下了一道命令,勒令工厂停建,迁往别处。

材料二   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新面粉厂,产品还未出厂便被抢购一空。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盈利率达80%。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生产的面粉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时出口达80万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荣氏兄弟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

材料三   1937年,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绽、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

材料四   1948年,由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抢购狂潮,上海经济渐趋瘫痪。上海产业界人士纷纷迁资海外,寻求新的出路。资金的外流,致使留在内地的荣氏企业元气大伤,这让荣德生气愤不已。“生平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在最后关头,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经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陆。

材料五   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遇到了什么阻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什么时期?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及主要原因?
(5)根据材料五回答,新中国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政府的态度怎样?
(6)从上述五段材料,你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哪些认识?
6 .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列强的依赖性
C.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D.列强侵略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
2020-05-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32年,日本发动了一·二八事变,派侵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将军率领下奋起反击,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其中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支援方式最可能是
A.组织敢死义勇军B.积极捐款捐物C.努力发展生产D.上街游行宣传
8 .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

材料一   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企业发展过程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思考: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4)张謇企业的命运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0-05-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据此可知

A.土纱消费一直居主导地位B.洋务企业抵制了外资侵略
C.中国近代工业化艰难发展D.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扩大
10 . “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 北等省,缥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压迫
D.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