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每当问起哪一种饮料最能代表中国?答案毋庸置疑,茶。中国茶园面积约4900万亩,相当于种出了一个海南岛,茶叶年产量超过300万吨,相当于14亿人每人2.1公斤。大半个中国都跃动着它的绿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镜头一:17世纪末,欧洲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到了18世纪初,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欧亚贸易进入“茶叶世纪”。这种香草(指茶业)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芬芳充满了使人欢快而不使人迷醉的茶杯。

镜头二:在英国,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每人每年平均需要1磅以上的茶叶。要是茶叶贸易中断,那么情况会很糟糕。 从1700年到1823年,英国进口中国茶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共输出5300多万两白银到中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正是因为酒和茶替代了受到污染的水,才使得欧洲人口死亡率下降。茶为每一个需要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也为他们的简单生活提供能量源。

镜头三: 从1845年到1846年,英国输往中国的工业产品,与中国运往英国的茶相比,贸易逆差高达35%到40%,中国不需要英国的产品,但英国需要中国茶……茶叶价格完全由中国来决定,茶叶在充当等价物的时候,也是以茶叶基价为准的。

镜头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颁布《公司法》等,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但我国业茶者多为分散经营,资本薄弱,无力采用机器生产,地方政府无视减税条文,依然巧立名目,加赠捐税。1919年,英国为了确保印度茶叶的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每磅两便士,使华茶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1)根据镜头一、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茶叶传入欧洲后带来哪些影响?
(2)根据镜头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为什么“茶叶价格完全由中国决定”?
(3)根据镜头四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近代民族工业怎样的历史命运,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 . 下图是张謇托画家单林作的《水草藏毒》。水草丛中有鳖(王八)两只,以水、草分别影射汪、黄(通州知州汪树堂及其幕僚黄阶平),讽喻他们多次给大生纱厂设置障碍。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大生纱厂仍然在张謇的坚持之下顽强发展。19世纪末以后,如张謇一样投身实业的企业家不断涌现。这反映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A.深受重农抑商政策束缚B.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持
C.折射出民族主义的影响D.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3 . 有学者提出,近代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这个“深渊”有一个“底”。这个“底”就在20世纪的头20年,且中国历史发展到“谷底”的时候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在该学者看来,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应是(       
A.“屈辱”与“迷茫”B.“沉沦”与“上升”
C.“革命”与“西化”D.“团结”与“觉醒”
2023-03-20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禾丰厂产品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该厂负债40余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这表明,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技术落后B.外国资本排挤C.经营管理不善D.官僚资本压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7和1905年,各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方面所占比例变化情况如下。据此可知(     
中国出口货物对象国1867年占比(%)1905年占比(%)
英国及英属殖民地74.619.4
俄国1.814.8
德国、法国、意大利及其他欧洲国家(不含英、俄)5.432.9
美国15.015.5
日本(1905年包括日占中国台湾)2.014.0

A.列强势力消长对中外贸易影响巨大
B.关税主权丧失使对外贸易陷入被动
C.工业革命发展促进贸易格局的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6 . 1904年济南开埠,外国商业资本进入济南,在晚清数十年间,欧美人在济南开设19家洋行,而济南原本的中国商人经营规模与种类大大减少。这表明该时期(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C.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D.济南地区商业带有半殖民地色彩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张謇的“救国梦”

张謇年谱(节选)


1853年,出生于江苏,父祖以上数代都以农商为生。
1894年,赴京赶考,高中状元,步入官场。
1895年,在家乡通州筹办棉纱厂,根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名“大生纱厂”。
1899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后又兴办了34个辅助企业。
1903年,投入立宪运动,成为立宪派的领袖。
1905年,创建南通博物苑。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
1911年,由立宪转向拥护共和。
1912年,被民国临时政府任命为实业部总长,主持修订企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1916年,建立第一所民办气象台。
1922年,棉纺织业危机,政府没有为其提供实质帮助,无奈寻求国外资金的支持,无果。大生纱厂因债台高筑,走向衰落。
1926年,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消息一出,举国悲哀,许多地方不约而同地开会追悼。

张謇在大生纱厂《厂约》中表述道,“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

——摘编自南通市档案馆的《大生纱厂创办初期的档案文献》

謇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尤不幸而抱欲为中国伸眉书生吐气之志愿,……虽三十年前,反复审虑,投身实业、教育二途,······而苦不能已,则以教育根本未完,实业替人未得,尚不可为陋巷箪瓢之颜子,即不得不仍为胼手胝足之禹稷也。

——张謇《为实业致钱新之函》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分析说明张謇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为何会举国悲哀,并谈谈如何实现“张謇们”的救国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清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之明后期又略有发展,“地区有了扩大;行业有所增多;手工工场的数目也有了增加;雇工人数在迅速增多……比如苏州、南京、杭州、广州、湖州、成都、盛泽等地的丝织业……苏州的棉染织业,以及某些采矿业,都出现了一些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中叶以后虽然已经出现,但在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压抑下发展是很缓慢的。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这一新的经济关系还很微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微不足道,仅是孕育在封建社会母体中的幼芽而已。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   政府发起的自强运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更容易获得外国的资助,外国人及其企业如银行、贸易公司和工厂也主要分布在这些港口和租借地。而且这些地方比较安全、外资集中,使得中国商人都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他们往往在外国人或中国企业家的工厂里聊以度日,越来越多的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和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城市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的成长,勾勒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与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共同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东来。他们深入中国内地,对茶叶的认识和宣传更深、更广。在17世纪,荷兰是欧洲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和茶叶经销商,它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除满足本国的消资外,还贩卖至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殖民地,从18世纪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支配世界的茶叶贸易。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平均每未达到330万英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茶叶被称为‘绿色黄金”,清中期放松对茶叶控制,茶叶贸易出现跳跃式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后期,茶叶一直是中国占第一位的出口商品,对英国来说,“如果没有茶叶,工厂工人的粗劣饮食就不可能使他们顶着活干下去”,英国工人饮茶是一个其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田茶文化的西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七世纪以来中国海外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引进中国茶苗、实行茶叶机械化,六十年代末印度茶开始出口并发展迅速。华茶出口税按值百抽五税则,出口正税2.5 两,茶价只有每百斤50两才相符。茶价跌落后,税则如故,关税占到茶价四分之一以上,“茶货出口逐年递减。”对此,湖北、四川等地率先创办茶业学堂。20世纪初又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从清末到民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减免茶税条文。但地方政府无税减税条文,为了保证时政收入,依然巧立名目,加增捐税。 1919年,英国为了确保印度茶叶的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每磅两便士,使华茶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当时北洋政府无力与英国交涉,以取消差别税。最终,华茶外销急转直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摘编自《中国社会挽救华茶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后期华茶外销递减的原因。结合所学对振兴茶叶的举措做简要评价。
10 . 晚清中国工业企业的资本大体由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和借贷资本三部分组成。甲午战争之前,资本构成比例大致为国家资本占43.44%,借贷资本占11.38%,买办和官僚资本占18.34%,商人资本占26.84%。这反映出晚清工业
A.成为中国经济支柱
B.政府是早期工业化主导力量
C.资本构成渐趋合理
D.资本主义已渗透到农业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