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长久以来,蔗糖在食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蔗糖是汉武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进贡来的珍品。唐太宗曾向印度摩揭陀国派出留学生使团学习制糖技术,制出了品质远胜于西域石蜜、颜色黄白的好糖块。据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此时蔗糖已用于治肺寒、咳嗽上气等疾病。两宋时期,王灼编写了世界第一部甘蔗炼糖术专著《糖霜谱》。明清时期,中国人发明了世界领先的“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白糖”,糖制品成为大众食品,国外销售区域遍及亚洲、美洲、欧洲等14个国家及地区。

——摘编自任小宇《中华帝国视野下的蔗糖史》

材料二   明清以来,中国一直是东亚市场的蔗糖输出大国,台湾甚至被称为“东方甜岛”,中国几乎垄断整个东亚的糖品贸易。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甜菜机器制糖业快速发展,甘蔗糖业日渐萎缩,由中国主导的东亚糖业旧格局逐渐瓦解。仅1929年,进口洋糖(以甜菜为原料)高达89万吨,价值银元1.5787亿,超过了中国所有民族工业的产值。

——摘编自赵国壮《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

材料三   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预备回国后正式成立公司,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中国企业家发起国糖保护运动,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

——摘编自赵国壮:《东亚糖业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传统制糖业日渐萎缩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从我国近代制糖业发展的结局得到的启示。
2022-11-2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海防档》记载: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开始兴起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2021-11-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认为解决当时这种态度最恰当的方法应该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走资产阶级共和道路
C.革命力量大团结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2021-09-27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三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个现象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松太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的原因。他们破产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有何客观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F1可能是哪些因素?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如果你是民国时期一位商人,想投资创办企业,以实现“实业救国”的抱负,那么哪段时间对你投资最有利?为什么?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中国的最终命运如何?据此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021-05-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湖南口岸贸易情形的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近代民族纺织业发展缓慢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洋纱主要在通商口岸销售D.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
2021-08-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74年《捷报》记载:(广东)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材料表明
A.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手工业B.民族工业身受双重压迫
C.传统观念阻碍民族工业发展D.轻重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三: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反对。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数量远超以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封建时代怎样的基本经济思想?试谈这一政策对明清时期的中国经济造成了哪些消极后果?       
(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经济出现怎样的变化?从材料二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曲折发展的命运对我们有何启示?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
2020-05-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A部)
8 .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这段记载突出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强大的竞争力B.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进行压制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很落后D.外国列强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
2020-02-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879年,峄县中兴矿局在山东峰县(分枣庄市峰城区)成立。1908年,它更名为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并发行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第-张股票(见下图)。近代史上许多著名人物曾都是中兴公司的股东,如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黎元洪、张作霖父子等。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据此可以推知
A.中兴煤矿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
B.近代企业采取了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C.官员参股是近代企业发展的动力
D.先进的企业制度有利于企业发展
2020-05-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据历史记载,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在国内首创用经理制代替承包制的企业制度,以及低级人员考高级人员的人才录用制度等;穆藕初在德大纱厂建立工程师制为主、工头制为辅的新型体制。这说明近代民族资本家
A.重视企业的生产环境
B.关注企业的管理创新
C.实现了实业救国的抱负
D.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