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后期,轮运业规模较大,被清政府认为是“挽回权利”的主要产业,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生存压力大。而由私人创办的小型机器工业等,主要以国外市场或外国在华企业为依托,成长压力相对较小。该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救亡图存成为了时代潮流B.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D.西方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受阻
2024-02-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2 . 1931年5月,国产第一辆汽车问世,该车除少数部件是委托国外厂家依照本厂图样代制的外,其余部件均由民生厂自制。民生厂还曾同国外的福特、通用等汽车公司交换信息。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就受制于洋人B.近代民族工业与外国工业有业务联系
C.近代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完全自主D.民生厂是中国典型的合资性质的企业
2023-03-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在联合政府领导下)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应采取调节的政策,成立商品合作社扶助小手工业者,废除苛捐杂税培植小商业者,发展国防工业与资本主义展开竞争,大胆地让资本主义去发展而不是压制资本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中国社会性质尚未改变
C.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D.解放战争需要物质基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新洋灰公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私营水泥企业,其前身为“唐山细棉土厂”,由开平矿务局首任总办唐廷枢于1889年创办,因亏累甚巨,不久停闭。1906年由“北方实业之父”周学熙利用旧址重办,改名为启新洋灰公司,购置丹麦史密斯公司先进的回转窑、球磨机等设备代替立窑等落后设备,生产"龙马负太极图"牌(俗称马牌)水泥。1914年兼并湖北水泥公司,曾分别与华商、中国两水泥公司联营,一度称冠中国,垄断水泥市场。1939年到1940年,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开始介入启新,被挟持的启新洋灰公司对日本的侵华战争实质上起了帮助和支持的作用。1946年,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造成了交通梗阻,启新水泥滞销,厂内熟料堆积如山,散灰满仓,生产陷于瘫痪。

——摘编自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启新洋灰公司史料》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于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的过程。据统计:到1940年6月沙市、宜昌失守时,沿海沿江迁入四川的民营工厂共计245家,物资总约9万余吨。这批迁川厂矿企业分属的行业系统是:冶金工业1家;机械工业103家;电气工业18家;化学工业40家……迁川厂矿主要来自上海(104家)、汉口(90家)、南京(10家),其余来自南北各省。

——摘编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厂企内迁档案选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瓷器发展】

材料一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多探索出来的。经过长期的改进,在公元2世纪的汉代末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以后,瓷器由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国”的称号。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两代是中国无高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明代政府在景德镇设置要为生产瓷器的官窑,又对民富采取“官搭民烧”即“有命则供,无令则止”的手校,来为宫廷烧制瓷器。民窑也得到普遍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处于社会动荡、百业表败之中,瓷业生产也一直在低谷中挣扎。同明清时期瓷器生产一样,民国瓷器生产的主流也是景德镇瓷器。综观民国景德镇的瓷器生产,经历了一个由恢复到缓慢发展再到最后衰亡的过程,但明显缺少辉煌时期。清末民初因洋瓷的入侵,景德镇无器的国内市场日渐缩小,大量传统窑厂倒闭,产瓷数量大幅度减少.

——摘自《文物天地》2020.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特点。
(2)结合清末民初社会状况,请你以民族生业安的身份为复兴最德镇瓷业提出合理化化方案。
6 . 如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阳光灿烂”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冰雹无情”是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日本的挤压
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2-05-09更新 | 243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产生的,先天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要早于资产阶级。洋务运动前,近代产业工人就在外资工厂里诞生。甲午中日战争前后,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20万人左右。早期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与此同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推动了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和初步发展的原因,并归纳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此时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根源。
8 . 有学者统计,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从1913年的23%增加到1918年的43.5%。美国的对华贸易则由1913年的0.35亿海关银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银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中国近60%的织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这说明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资本输出始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C.中国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帝国主义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障碍
9 . 招商局成立之后,承运漕粮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抢夺此笔生意,1875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申报》惊呼:“此事惊闻之下,未免太觉其减价。”因李鸿章和招商局坚决抵制,才未成行。据此可知,当时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漕运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C.民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D.大众媒介关注政治变革
21-22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10 . 中国近代的土地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思想界已认识到了农村不发展,国家发展的问题就一个也解决不了的事实。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工业品就不可能有广大的市场。农民的愚昧、知识的低下,又使劳动力的素质无法适应新式工业的要求。在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下,农村生产力得不到发展,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也就无法为工业化提供其所需要的原料和商品粮食。苛重的地租、高利煲榨干了农民的血汗,又使农村不能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

——摘编自刘方健史继刚《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各历史阶段的土地政策(主张)简表

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孙中山指出: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田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
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便没有地主来收租钱”。他认为中国革命在这一点
上应当效法俄国,不然革命就是不彻底的。
土地革命时期
“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
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中收获除给政府交土地税
外,均归农民所有。
全面抗战时期
抗日根据地内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
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抗日。减租的办法是“二五减租”
(即把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一律取消。
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秋,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
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
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
食及其他财产。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不发达、农民贫困的原因和影响。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时期的土地政策(主张),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其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