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如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阳光灿烂”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冰雹无情”是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日本的挤压
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 . 从洋务运动到国民政府在南京十年的建设,中国逐渐发展了现代的工商业,……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包括铁路、轮船航线,所及诸处,文化与社会,均呈现“都会化”现象,而且居民也趋向于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商业只集中于政治中心B.现代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
C.工商业分布区域非常平衡D.政治因素是工商业发展的根本
3 . 招商局成立之后,承运漕粮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抢夺此笔生意,1875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申报》惊呼:“此事惊闻之下,未免太觉其减价。”因李鸿章和招商局坚决抵制,才未成行。据此可知,当时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漕运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C.民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D.大众媒介关注政治变革
4 . 郑观应是中国现代化运动思想的代表和先驱,被誉为是“全面看世界的第一人”,其一生职业经历丰富,大体分为六类:一是少年时期的儒生;二是外国公司的低级职员;三是私营商业主;四是外国公司的高级职员,即买办;五是中国洋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六是短暂的官员生涯。透过郑观应的职业经历,可知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发展艰难B.西学东渐占据主导
C.经济形式性质多样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0年日本对华出口较1919年下降7.2%,下降数额2915万美元,1921年日本对华出口又同比下降8696万美元。同期,其他国家对华出口增长30%以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群众性爱国运动的高涨D.欧美列强的商业竞争
6 . 光绪七年(1S1年),广东南海知县即以"各省制办及其,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广"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反映了
A.官督商办企业的封建性B.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C.政府对经济的严格管控D.封建势力束缚近代企业
2021-05-08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题
7 . 曾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指出:“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的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作者认为
A.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B.民族工业发展获得有利条件
C.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中国问题D.军阀利用帝国主义维持统治
2021-01-24更新 | 873次组卷 | 1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只有上海工业可完全按国际劳工局的16大类分类法进行分类。在所统计的180余个三级行业分类中,只有上海一地拥有该行业的工厂,占全部工业行业三级细类的近40%,特别是电器等新兴工业行业。这折射出
A.中国工业重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交流
B.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
C.上海工业发展根源于通商口岸的优势
D.中国外贸中心开始从广州转移到上海
10 .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A.B.
C.D.
2019-01-30更新 | 721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1届重庆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