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是甲午(1894年)科考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依靠官兵保护厂房,而且开工以后还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春加以阻止;朱畴拟改在海门设立裕泰纺织分厂,又遭到张謇的坚决抵制。由于具有这种垄断地位,张謇经营的大生纱厂获利甚丰。他用纱厂的部分盈余结合招股,先后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天生港轮步公司、资生铁冶厂等20多个企业,并充当江苏教育会副会长、江苏铁路公司协理、中国图书公司总理、江苏谘议局议长,清廷赏予三品衔和商部头等顾问官,俨然成为“东南实业领袖”。

——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但是好景不长,欧战后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再次使民族工商业陷于凋敝。而袁世凯死后,军阀统治由表面统一转入公开混战,更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灾难,同时也使大生资本集团很快由盛而衰。张謇被迫把全部企业交给债权人江浙财团接办,将近30年苦心经营的企业体系濒于土崩瓦解。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张謇创办实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实业救国梦想破灭的原因。
2 . 1920年日本对华出口较1919年下降7.2%,下降数额2915万美元,1921年日本对华出口又同比下降8696万美元。同期,其他国家对华出口增长30%以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群众性爱国运动的高涨D.欧美列强的商业竞争
3 . 有人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其中“先天不足”的根本原因是
A.部门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B.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规模小D.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企业家事迹
胡厥文
18951989
以实业救国为已任,创办了新民机器厂、合作五金厂、长城砖瓦厂等企业。抗战爆发蓄须以记国难,赶制弹药支援十九路军抗战,组织工厂内迁,投入各项抗日救亡活动。
范旭东
18831945
为实现实业救国的人生理想,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公司等企业机构,将酬金捐给研究社做日常经费,成就了世界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去世后竟没有留下私产。
刘鸿生
18881956
早年推销煤炭时就认识到:“一人享福,万人受苦的日子不太平”。他的名言是“最愚蠢的人,就是想一个人发财,叫别人都倒霉”。
张謇
18531926
创办了一系列学校,并致力于家乡南通的城市建设,大生纱厂的很多利润都被他投入到了公共事业上。
穆藕初
18761943
1915年筹办了上海德大纱厂,率先引入美国最新的科学管理法,并使之本土化。一年后,德大生产的棉纱在北京商品陈列质量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据马天宇《中国企业家前传一近代民族资本家中的家国情怀》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它毗邻甲午战争的硝烟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形势问题等多种不良因素影响其艰难的发展,但其仍为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该学者评价的是
A.自然经济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商品经济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
6 . 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①“肥料不足”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阳光灿烂”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冰雹无情”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美帝国主义的挤压
④“蛀虫肥了”指封建政府由于对民族工业的压榨而壮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

传统社会近代社会
转型的表现经济结构以小农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封建自然经济结构
封建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官办经济
经济体制维持自然经济的体制发展商品经济与维持小农经济并存的体制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鼓励实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转型的动力传统认识传统认识外来压力说;中国自行发展说
新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近代中国对源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文明的应激式学习

——摘编自陈广亮《资本全球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8 . 1900—1920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近代工业占14%。1949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近代工业占17%。由此可知,近代中国
A.经济半殖民地化B.诸经济因素相互依存
C.动摇了传统重农模式D.产业结构呈畸形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