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晚清)关税占财政收入比重图》,可知当时中国
A.清政府关税收入不断增长B.通商口岸不断深入到内陆腹地
C.贸易顺差的地位长期保持D.日益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 . 下图所示为1840~185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情况(图中所列为正当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这一数值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进口关税的提高B.通商口岸的增多
C.自然经济的抵制D.中国民众的贫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西方商品的侵入,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打击和推摧毁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棉纺织业。纺与织、织与耕分离,农民开始买纱织布或者直接买布,从而为机器棉纺织业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与此同时,由于人口激增,耕地减少,加以天灾人祸,苛重的封建赋税和地租压榨,农民和手工业者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境地,这就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土地制度的改变、公有土地的瓜分和农场的囤购是怎样改变农村阶级的状况的?我们已经试图说明自耕农的衰落,现在我们开始了解到自耕农变成了什么。可以这样说,自耕农是对成长中的社会提供建筑材料的。当小农耕作同小工业的累世结合一一这是它的存在的根基一一遭到破坏时,它就本能地走向最有富源的那方面去。产业革命正对那些闲置的能量开辟着一条新的出路,自耕农中最有企业心的或者最有运气的人们都以征服者的姿态投奔到这条道路上去。

——保尔芒图《18世纪产业革命一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生产形式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在农村生产方式变化上的异同。
2020-08-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是1843~1858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外商企业大量涌入B.洋务工业取得成效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7 . 近代前夜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中国和欧洲人口对比统计图》


(1)据材料一《中国和欧洲人口对比统计图》,指出中、欧人口呈现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方面的变化,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2)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指出从图1到图2经济现象变化反映的实质。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简表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1901一1911300560031510
1912一191960013000751625

材料三:一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

阶段民族工业状态原因
一战时期短暂春天列强放松侵略
一战以后萧条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遭摧残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美国商品的涌入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1895—1911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三,概括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017-11-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