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016-11-27更新 | 27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0年高三第一次历史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年)184018601894191319201936
全国农村土布产量(百万匹)597.33604.71589.16497.20552.32352.98
农村土布用纱总量(万担)751.26760.55740.99582.61594.65443.95
土布用机纱量(万担)3.034.28173.54452.51352.63337.13
机纱量占用纱总量(%)0.400.5623.4277.6759.3075.94
土布用土纱量(万担)748.23756.27567.45130.10242.02106.82
土纱量占用纱总量(%)99.6099.4476.5822.3340.7024.06
A.列强侵华方式出现重大变化B.洋务运动促近代机器织布业发展
C.自然经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D.中国农村纺织分离现象逐渐凸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口的职业结构(1860~1895)

大类比例细类
专业人员5%政府部门官员、胥吏、职业性的安保人员等
社会部门职业文人(老师、作家等)医生、牧师、僧人等
商业人员30%个体批发商商品经纪人、钱庄主、批发坐(行)商、买办等
个体零售商零售店老板、小额高利贷者、饭店老板、游商等
雇员账房先生和学徒、商业劳动者等
运输人员30%运输代理人、船主与水手、长途挑夫、从事当地运输的驮夫等
制造业人员10%工匠、手工作坊的学徒和雇工等
建筑人员10%技工、建筑学徒和工匠等
农业人员5%土地耕作者、牧畜饲养人、渔民等
边缘群体10%保镖、门房、家仆、艺人(卖唱、说书等)乞丐、无业者等

——摘自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


解读材料,围绕“社会变迁”提取一个合理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晚清历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以公元纪年为时间尺度,根据学者研究制作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表。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公元)气候状沉冬半年平均气温与21世纪初比较增(+):减(—)粮食亩产量(与前一时期比较)增(+):减(—)
1—200年温暖期+0.30℃+22.9
210—560年寒冷期—0.47℃—2.3—0.4
570—770年温暖期+0.23℃+29.9
780—920年寒冷期—0.5℃—7.5
930—1310年温暖期+0.18℃+9.4
1320—1910年寒冷期—0.39℃+16.0

A.气候变化决定了封建王朝兴衰B.温暖期没有出现北方民族大规模南侵
C.粮食产量增长均出现于温暖期D.世界形势变迁影响粮食产量变化趋向
6 . 计时——记时——纪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04-05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网考历史试题
7 . 以下为1873-1930年中国农产品输出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农产品输出额(千元)指数(1910=100)对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187328661.22.6
18932842312.315.6
19038949638.626.8
1910234957100.039.1
1920308047132.436.4
1930628285270.945.1
A.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B.民族工业急需大量农副产品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程度加深
2019-05-11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山东省梁山一中、嘉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注:工商1887收入包括:盐1911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9 . 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表》(单位:万两)所含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849328177%96923%4250100%
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
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商税、各项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A.中国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B.政府财政收支失衡
C.中国传统产业陷入困境
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10 . 下表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方沿海某地区居民生活统计表(单位:人)对此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迁出他乡种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
1820~1849年292900
1850~1879年7215498
1880~1911年156011838
1912~1939年473077396

A.近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衰退B.政局动荡不安加剧人口外流
C.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政府主动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