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2022高三·广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时间船只
(艘)
生丝
(斤)
丝棉织品(斤)糖(斤)药材(斤)颜料染料(斤)矿物(斤)皮革(张)
1711年5450267200214944754907788605708171332760185821
1804年11241314366725600090921814122982705432294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2023-01-04更新 | 327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统计,1889年“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由汕头贩去者约三十余万口,由廉州运往越南者四万余口”。这些数据说明晚清
A.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派积极开办民用企业
C.炼铁技术超越西方水平
D.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3 . 2010年,中国全年国民经济总产值超过日本,称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认为: 1700年到1820年,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且大于英法的总和,直到1890年才由美国超越中国夺得全球第一。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GDP总值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
——孙力舟《晚清中国GDP世界第一照样挨打》
材料二 清朝不仅缺乏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而且其GDP中有相当高的份额是皇家园林及贮藏其中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清朝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低,农业产品如茶叶、粮食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大。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建成了纺织、钢铁、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工业部门,工厂制度在工业生产中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工厂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高过手工业工人的几倍乃至几十倍。同时英国还取得了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186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产量占世界的50%,其现代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全世界的40%~50%,人均工业化水平是中国的15倍。1890年,中国现代制造业仅占GDP的0.1%,加上现代运输业和商业也仅占0.5%,武器严重依赖进口。
——摘自(《中国经济网》《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后果》)
材料三     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3566美元,世界排名99),日本人均GDP 为39573美元,世界排名16,基尼系数已超过0.5,(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社会处于“危险”状态)。中国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1999年的6430元扩大到2005年的13230元,增加了1倍多。中国和日本的科技创新有20-30年的差距,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十倍左右。中国目前仍处于“二三一”的工业化中期橄榄型模式,而日本为“三二一”工业化后期的倒金字塔型模式。统计显示,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日本超过70%,中国只有39%;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日本为3.5%,中国仅为1.3%。
——易鹏《对GDP超日要有清醒认识》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英在经济结构上有何显著差异?从清朝自身落后性看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比较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中国与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哪些相似的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该追求怎样的经济发展之路?
2015-11-2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信阳高级中学高二上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分析下面两幅图表,图中数据反映的现象导致了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入
中国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英镑)
年份1840184318441845
货值524198145618023036192394827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万镑)
年份184318451853
出口量17871322062894
A.成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市场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C.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D.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2-04-15更新 | 283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1000—1890年日本、中国和西欧居民达到1万人的城镇人口的百分比。它反映了宋代以后中国
时间日本中国西欧
1000数据不详3.00.0
15002.93.86.1
182012.33.812.3
189016.04.431.0
A.人口增长速度放缓B.资本主义模式萌芽
C.自然经济解体缓慢D.经济总量落后于世界
2022-02-20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1840-1936年中国粮食和棉花的商品率的变化数据。这种情况表明
年份粮食(%)棉花(%)
18401027
1894/18951633
19202242
19363051

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C.中国的关税主权已经开始丧失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020-09-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1870—1889年中国茶叶和生丝等主要商品的出口数据变化表(价值单位:千海关两)。据此推知,这一时期中国
A.茶丝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B.日益被卷入西方世界市场
C.近代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D.逐渐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
8 . 近代上海“依港兴市”,逐渐由一个古老的县城发展成著名的商业中心。对下表《上海进口商贸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进口总额(万元)鸦片占比(%)棉布占比(%)棉纱占比(%)
1850年390.854346
1870年6457.434506

A.手工业受冲击,自然经济加速解体B.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
C.鸦片输入量减少,棉布输入量增加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商品出口统计情况。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年份各种商品出口总值(千元)其中农产品
总值所占比例%
187314844928662.6
18931817132842315.6
19033339618949626.8
191059333723195739.1

A.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B.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外贸入超局面有所改变D.闭关锁国政策开始瓦解
2022-10-28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全国乙卷)
10 . 下表为1875~1894年上海等三口洋(工业制成品)土货(土特产品)净进口货值(五年平均)的数据。该数据表明单位:千关两
年份上海汉口广州
进口洋货进口土货进口洋货进口土货进口洋货进口土货
1875~18791266076348653497438865538
1880~188413667760112440684141788189
1885~188916727696611549595381408219
1890~18941948080991134153191251913057
A.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缓慢
B.商品输出始终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C.自然经济的抑制作用逐渐消失
D.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