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汤沐邑: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至孝文时,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邓氏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禁生焉。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孝景时,上郡以西旱,亦复修卖爵令;及徒复作(复作:在官府服役的女犯人),得输粟县官以除罪。

——摘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宋代建立了国家和商人共利分利的双赢机制,如马端临所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这个基本机制使得商品经济领域中的财富增长可以转化为国家财政。宋代被纳入专卖管理的商品种类更多,且在管理上逐步向间接专卖制度转变,确立了在这些大宗商品的专卖领域中官商的共利和分利机制。相对于直接专卖,这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国家和商人利益的共赢。同时工商业成为为国生财的重要领域,工商课税逐步赶上并超过两税收入,而且工商业收入主要以现钱、轻资为主,政府掌握的专卖商品又是市场的大宗商品,因而工商业收入不仅在比重上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而且在财政调度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宋代财政运行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财政史》

材料三   “厘金”和海关税收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的,由此增多的税收收入对延长清政府统治的寿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状态不属于中央政府对财政基础的再建,也不是财政基础确立的保证条件,具有土地税的附加税性质的各种课征的膨胀,实质上是增大了地方巡抚所掌握的财源。由于过去的法定诸税种的比重的降低,要实现中央政府财政政策意志的难度增大了。自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外省的财政报告之类不再上报户部。因此,从1864年起,户部只能通过每年给各省的督抚及海关指派一定定额的京饷来维持中央政府的运转。另外,对于各省间的协饷,户部也以同样的方法来加以分配。但是,这种分配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收支状况来进行的,因而地方上会寻找各种理由来敷衍上面下达的派款指令或减额上缴。

——摘编自【日】岩井茂树著;付勇译《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前期的重要财经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双赢机制”的建立途径,并简述其效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财政状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叫牙人,又称牙子。明代牙人在商业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存在既体现出了明代商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商业管理政策的意志体现。国家通过法规来规范牙人的行为,也就是承认了牙人在商业活动中的地位。在明中后期,受到商业发展的影响,私牙群体数量扩大,一方面国家以牙人进行商业管理的体制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牙人之间的竞争。

——摘编自李潇《明代商人与商业研究》

材料二   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0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

——摘编自金普森、易继苍在《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牙人“不可或缺”的原因。并说明其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买办”阶层的身份特征,辨证分析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3 . 【近代中国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1927)这一时期的全国农业仍然是传统的封建性个体农业。商业性农业虽然明显扩大,但产品仍以家庭自给为主,市场交换为辅;农业雇佣劳动和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经营地主、富农经济虽有发展,但基本依靠家庭劳力的个体小农经营仍占绝对统治地位。至于农业生产力,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仅局部有所发展。从全国范围看,无论农业生产条件、生产结构、单位面积产量还是农业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都无突破性进展。诚然,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东北、内蒙古个别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某些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个别地区或单位对生产工具、作物品种、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改良,少量农业机器、化学肥料的进口和使用,农业教育的举办和国外近代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等。但这些发展变化是局部的和个别的,对当时农业生产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材料二1927-1937年间,由于历史的积累,全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呈现继续恶化态势。1932年全国农业恐慌大爆发,最终导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破产。1935年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但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仍未恢复到农业恐慌前的水平。因为自然灾害频繁而损失惨重,农业收成不稳,土地产量起伏波动,但均低于“常年”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在下降,既大大低于清代前期的水平,也比20世纪20年代减少了将近一成。所有这些,都无法证明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生产有重大发展。

——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后至民国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农业生产衰退的原因。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4 . 材料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
2023-01-06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六近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化-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起,在一些热心科学种田的农业科学家的力倡和机器工业的带动下,英国国内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机械日益增多,专门制造和出售农业机械的公司应运而生。19世纪初期,英国广泛地进行着硝酸盐、氮肥等化学肥料的科学试验和试制。在这一时代热潮下,英国不少农场主都像专业化学家一样大谈氮肥和磷肥。此外,当时的农场主也开始用科学方法饲养和繁殖家禽,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物。与此同时,农学教育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农业协会成立后,举办各种展览,普及科学知识,介绍农业科技的新成果和经验。总之,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19世纪上半期,英国国内出现了革新农业技术的热潮。

——摘编自许永璋《英国工业化时期的农业技术革新》

材料二   近代中国农业技术革新是在列强冲击下缓慢起步的。国内工业资本家为解决乡村经济对工业发展的掣肘问题,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新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以便节省社会经济、社会现实赋予工业资本的发展成本。传统农业社会对工业化的掣肘,使得工业资本家被迫承担起了本应由农业资本家承担的历史任务、即通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推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在恢复农村经济的同时提升乡村社会对工业发展的支持程度。

——摘编自王守谦《近代中国工业资本家与新式农业技术的推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表现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及意义。
2022-12-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丹日美中四国农民家庭费用分配百分比(%)

食物

房租

衣服

燃料

杂项

丹麦

33.0

10.3

56.7

日本

42.8

3.1

9.5

5.5

39.1

美国

41.2

12.5

14.7

5.3

26.3

中国

58.9

5.3

7.3

12.3

16.2

资料来源:乔启明,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社会学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民家庭消费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二:1980年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吃、穿、住(生存型消费)

发展享受型消费

食品

衣着

居住

交通通讯

家庭设备

文教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

农民

各项

消费

支出

占比

1980

61.78%

12.33%

13.87%

0.37%

2.53%

5.12%

2.10%

1.97%

87.98%

12.02%

1985

57.78%

9.70%

18.24%

1.76%

5.10%

3.91%

2.43%

1.13%

1990

58.81%

7.77%

17.35%

1.44%

5.29%

5.37%

3.25%

0.74%

1995

58.62%

6.85%

13.90%

2.58%

5.23%

7.81%

3.24%

1.76%

2000

49.13%

5.75%

15.47%

5.57%

4.51%

11.18%

5.25%

3.14%

70.35%

29.65%

2005

45.48%

5.82%

14.49%

9.59%

4.36%

11.56%

6.58%

2.13%

2010

41.09%

6.02%

19.06%

10.52%

5.34%

8.37%

7.44%

2.15%

2015

33.05%

5.96%

20.88%

12.61%

5.92%

10.51%

9.17%

1.89%

——王小华等《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验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0年以来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并简析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以来农民消费变化的启示
2022-12-0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大部分皇帝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755年,户数由唐初200万增至近900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

——摘编自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71年-1873年,中国进口大米41.6万公担(1公担=100公斤),到1909年-1911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2公担,增加约8倍。上海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上海开埠后,粮食需求量不断上升,大米进口量由1913年的0.012万公担上升到1922年的98.08万公担。面粉进口则由1864年的0.63万公担增至1900年16.91万公担。其次,广州开埠后也成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口岸,自1912年至1918年,广东每年平均进口大米、面粉等各类粮食8亿斤。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米源源不断以低价向福建倾销。

——据汪德平《近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粮食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将“工业自己,农业中国”作为对华基本经济政策,迫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导致中国粮食大量出超和农村劳动力流失,饥荒问题屡屡发生。因此在进行农业雇佣经营、农业公司化、集团化经营之外,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改良”尤为关键。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主张农事发展“必先通格致,精织造”“与洋人分利”;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强调“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袁世凯也呼吁农事应“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并对农事事务实行分科办事、垂直管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分别组织了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和耕种合作社,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   19491957年,中国农业产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推动了全国土地改革。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农产品“统销统购”政策,以确保有限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和资源。19581977年,农业发展中存在“左”倾思想,存在着严重的浮夸风,经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种植技术的创新,到1978年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广,逐步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向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安全体系、加快农业科研等方面不断努力。

——摘编自陈红英戴孝悌《新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演变进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转型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9 . 长久以来,蔗糖在食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蔗糖是汉武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进贡来的珍品。唐太宗曾向印度摩揭陀国派出留学生使团学习制糖技术,制出了品质远胜于西域石蜜、颜色黄白的好糖块。据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此时蔗糖已用于治肺寒、咳嗽上气等疾病。两宋时期,王灼编写了世界第一部甘蔗炼糖术专著《糖霜谱》。明清时期,中国人发明了世界领先的“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白糖”,糖制品成为大众食品,国外销售区域遍及亚洲、美洲、欧洲等14个国家及地区。

——摘编自任小宇《中华帝国视野下的蔗糖史》

材料二   明清以来,中国一直是东亚市场的蔗糖输出大国,台湾甚至被称为“东方甜岛”,中国几乎垄断整个东亚的糖品贸易。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甜菜机器制糖业快速发展,甘蔗糖业日渐萎缩,由中国主导的东亚糖业旧格局逐渐瓦解。仅1929年,进口洋糖(以甜菜为原料)高达89万吨,价值银元1.5787亿,超过了中国所有民族工业的产值。

——摘编自赵国壮《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

材料三   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预备回国后正式成立公司,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中国企业家发起国糖保护运动,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

——摘编自赵国壮:《东亚糖业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传统制糖业日渐萎缩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从我国近代制糖业发展的结局得到的启示。
2022-11-2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全国各地区的商业联系,也引起了农业各部门及其手工业部门之间的连锁反应和相互依赖。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长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有关海禁、开海的斗争由地方达到中央,隆庆开放海禁之后,大批中国商品以东南为跳板流入欧洲和美洲,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出现了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税,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迅速与世界市场衔接,变成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一个依附的部分。市场的变化影响产业的变化。受影响的部门,第一是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他们逐渐地与世界市场发生了关系,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农业和手工业,其命运便逐渐地由市场摆布,被操纵在国际资本主义手里。第二是现代工业,机器、设备、技术、资金方面依赖外国市场。在工业结构与部门方面,那些有限满足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需要的行业优先发展,如丝、茶等出口加工业。第三是金融业,中国的货币愈到后期对世界金融市场依附性愈浓。

——摘编自赵德鑫《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三 2018 年后,中国推动自主开放,如主动降税,构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如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随着经贸发展的需要,中国不断地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反垄断法》《外商投资法》等相继出台。

——摘编自薛荣久、杨凤鸣《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1)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变化出现的外部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