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
——摘自《唐会要》卷八十六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摘自(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 暨上海开埠,外人麋集。彼时中西隔绝,风气锢蔽,洋商感于种种之不便,动受人欺。时则有宁波人穆炳元者,颇得外人之信用,无论何人接有大宗交易,必央穆为之居间……及后外人商业愈繁,穆一人不能兼顾,乃使其学徒出任介绍,此为上海洋商雇用买办之始。
——摘自姚公鹤《上海闲话》
材料四 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投资情况详见下表:
时间(年)
类别
投资比例(%)
1883——1913
轮船航运
54.5%
煤炭开采
67.7%
1890——1910
机器纺织
23.23%
1872——1893
机器制造
27.68%

——美国学者郝延平统计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政府管理商业的举措。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这些因素未能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近代买办阶层出现的原因。有人认为“买办是西方殖民势力侵华的工具”,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016-11-27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邛崃市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据学者统计,从1860年到1936年,小农家庭的手织布在棉布消费总量中从96.8%下降到38.8%,自给率从46.1%下降到28.7%。小农家庭棉花自给占棉花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9.4%降至10.9%。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中国的小农经济
A.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孤立状态
B.在近代中国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
C.趋于破产并将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D.与市场、商品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
4 . 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C.英国输华商品在头几年之所以猛增,可能是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2010-10-09更新 | 10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一份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每年贩运湖丝并绸缎等货,自二十余万至三十二三万斤不等。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至少之年,亦买价至(白银)三十余万两之多。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背景。
2012-02-11更新 | 7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物历年海关报告表

1871-1873年
1891-1893年
茶叶
1022159公担
1055064公担
蚕丝
37529公担
59946公担
大豆
57506公担
760522公担
棉花
8486公担
290417公担

----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具详,光绪十一、十二年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已难支持;十三年亏折尤甚,统计亏银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
----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 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材料四: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人,从占人口的5.1%上升6.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 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五: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五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1.3万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万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至1919年“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