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1902年,轮船招商局达到鼎盛,资产增加到2000万两。但其终究无法成为像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邮船会社那样,从外国人手中完全夺回本国的航运权。这主要是因为(     
A.自身缺陷难以克服B.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C.外国垄断了航运权D.官督商办效率低下
2023-10-17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2 . 1872年《纽约时报》报道第一批中国政府派送的留学生坐船到了美国。新闻称:昨天到达这里的30多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容貌俊秀⋯⋯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对此报道分析最合理的是(     
A.留洋女学生可能是指陪同官员的家眷B.这是洋务运动在教育领域的进步措施
C.师夷长技以制夷会成为此行最大目标D.当时只有富家子弟才有资格出国深造
2023-05-08更新 | 426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上第1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梁启超评论洋务运动,“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他认为洋务运动(     
A.未触及封建君主专制B.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C.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D.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4 . 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主张
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
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
2022-06-08更新 | 5766次组卷 | 52卷引用:纲要上第1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宗教改革中,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无疑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

材料二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蒸汽机发明的有利因素。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