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于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即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与行为者的主观目的是相联系的,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一致的形式,可称为历史的自觉工具,反之,则称为历史的不自觉工具。但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一旦产生,其价值和影响就不再局限于行为本身,都已经载入史册,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作用。

——董小川《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问题——主观意志与客观效果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扩张引起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帝国主义侵略是显而易见的一面,它表现为西方国家强加给中国的压迫和剥削。另一方面,则是改造性质的,它表现为在与西方接触时带给中国的多种多样的变化。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

——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


请围绕“近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为1909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之建筑”专栏中的“轮船招商总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1-23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人们对西方先进事物认识逐步深入,对外开放思想成为人们的自觉要求,洋务派成了这种自觉要求的最有力的鼓吹者和实践者。鉴于中国落后,洋务派大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大张旗鼓地创办近代企业,大力兴办同文馆和各种新学堂,较大规模地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书籍,吸收外来文化。作为中国最早主张近代化的群体,有的洋务派首领从闭关排外转而开门媚外,一味取悦洋人。当时中国虽风气日开,但远未造成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尤其是那些执掌大权的封建顽固势力,严防“以夷变夏”。在这种环境下,对外开放步履维艰。

——据杨兰英、肖宁《略论洋务派的对外开放思想》等整理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的事例,蕴含了对外开放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京津地区历史大事简表(部分)

时间事件
1861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由恭亲王奕䜣担任总理大臣
1867崇厚在天津创立天津机器局,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兵工厂
1878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1895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创办《中外纪闻》,宣传维新思想
1897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
1903袁世凯在天津重视市政建设,创设巡警制度、着手建造天津北站
1903清政府颁布《奖励公司章程》,提出奖励工商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京津地区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变化为主题,自拟题目,任选一角度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标题、主题鲜明,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

传统社会近代社会
转型的表现经济结构以小农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封建自然经济结构
封建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官办经济
经济体制维持自然经济的体制发展商品经济与维持小农经济并存的体制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鼓励实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转型的动力传统认识传统认识外来压力说;中国自行发展说
新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近代中国对源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文明的应激式学习

——摘编自陈广亮《资本全球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招商局集团《招直局历史》


从材料中选取三个史实构成一个具体主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0-08-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以下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以上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0-07-3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洋务运动因其所处时代,它实际上是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学者主张以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和从中国近代化总的进程个角度来考虑洋务运动的历史。他们认为,洋务运动既是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间矛盾的产物,又是中国积极回应世界文明潮流的结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反对外国的政治和经济侵略,提倡学习西方,推进近代文明。它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改革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关于洋务运动的核心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280字左右)
2020-07-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