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
2020-11-11更新 | 117次组卷 | 39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一模)历史试题
2 . 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22.8%17.5%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2020-07-08更新 | 11094次组卷 | 108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10)
3 . 中国近代某企业“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该企业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019-09-19更新 | 90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0年上海四区高三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4 .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出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是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09-09更新 | 201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C.改革开放在上海
D.上海,红色的摇篮
6 .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北京
2019-06-25更新 | 90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合格考)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019-01-30更新 | 1951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6届上海闵行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考试历史卷
8 .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晚清政府的自救
B.都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
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9 . 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        (1865—1895)
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
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2013·上海·高考真题
10 . 1872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B.广州附近C.西安附近D.成都附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