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南北朝时期,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这可视为最原始的火柴。北宋民间用染着硫磺的杉条引火,明朝时,“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将硫磺涂在上面借以引火。那时,火柴多是家庭和小作坊制造。

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华克试制一种火药时,无意中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摩擦火柴。1831年,法国人索里亚制成黄磷火柴,使用方便,但容易引起火灾。1833年,瑞典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1855年,瑞典人伦德斯特伦经过反复实验,利用氯酸钾和硫磺的混合物,创制了安全火柴,应用广泛。

材料二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于1879年在广东省佛山建立。

1897年建立的的天津自来火局难以与“洋火”竞争,开业不久就宣告歇业。

1905年,光绪帝批建“京师丹凤火柴有限公司”,由农工商部投资5000元作为官股,并给予在北京区域15年经营专利,公司经营十分顺利。

1909年,罗剑秋在天津城西开设北洋火柴有限公司,曾使用的火柴商标有“红星”“万年青”等十余种。

1910年,张新吾在天津建立华昌火柴公司在火花侧标上特意加注“务求实益不夸张枝多、货整料精优长特”的宣传文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自办的火柴厂增多,火柴价格便宜,一角钱可买20多盒,城市居民才普遍使用火柴,交通较方便的农村也多改用火柴取火。

张新吾联合国内52家火柴厂,组成了“中华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有效抵制了瑞典黑头火柴在我国的长期垄断。1932年5月,在华的瑞典火柴公司自动宣布破产清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近代欧洲发明制造火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火柴业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假如你的家族中有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布畅销,贩卖洋布赚了一大笔钱,投资了一家纺织厂
B.一战期间,纺织厂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丰厚
C.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纺织厂内迁
D.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纺织厂最终倒闭

3 . 步入近代,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步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材料三1887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1)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式工业”兴起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中的“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图中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

2017-05-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社会的变迁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代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宋代都城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材料二明代中后期,江南丝织业比较发达的苏州、杭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苏州城里有几千没有固定工作的机工,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巷口等待雇佣。每座桥头还有介绍工作的“经纪人”。机工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他们一天没活干,就得挨饿,过着“得业者生,失业者死”的贫困生活。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据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017-05-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