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资本明显短缺
B.发展速度迅猛
C.地区分布失衡
D.原料供应不足
2017-12-01更新 | 298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2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②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7-12-01更新 | 430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
项目投资额(千两占总数(%)
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100 00050.0
附股于外商企业12 0006.0
投资城市房地产30 00015.0
投资商业、银线业53 00026.5
投资近代工业、航运业5 0002.5

由表格可知,买办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   (            )
A.促进作用有限B.具有阻碍作用C.起了示范作用D.占据主导地位
2017-11-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 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乾盛世”以来,汉口既聚集各路商帮,又中转各色货物,商业繁荣。据清代学者记述,当时汉口主要商品有食盐、粮食等日用商品,铜、铁等矿产品,煤、炭等燃料,还有金银珠宝等类,有具体名称者达230多种。“户口二十余万,五方杂处,百艺俱全……查该镇盐、当、米、木、花布、药材六行最大,各省会馆亦多,商有商总,客有客长,皆能经理各行各省之事。”粮食、食盐等的大额贸易是汉口进一步鼎盛的重要因素。湖北及周边地区的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出现了“湖广热,天天下足”的谚语,所产之米粮下销江南、闽广各省,都要通过汉口转运。淮盐由仪征进入长江运至汉口,再由汉口分运湖北、湖南各地,每年大致在3亿斤左右,而回空盐船又载各色货物下行,从而形成循环往复的转运贸易体系,使汉口成为内陆特大型的市镇。

——摘编自郑少斌《武汉港口志》等


材料二   1889年张之洞督鄂,汉口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一跃成为超过广州、与天津争胜、直追上海的全国最大的现代工商文教中心之一。1889年前,汉口的直接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只有数十万两、数百万两不等,到1905年已突破3500万两;间接贸易1880年为4220万,而1904年已突破1亿两大关。除了传统的英国银行外,德国、法国、俄国、日本的银行等也纷纷来汉设立分行。同时,中国通商银行、大清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也在汉口开业。张之洞倡办实业,创办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企业,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至1911年,武汉有较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724 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张之洞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兴办新式学堂,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湖北还是晚清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新式教育令国人瞩目。                                                

——摘编自陈锋《明清时期汉口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汉口商品经济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口早期现代化的体现,并谈谈汉口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5 . 下表(1865-1894)年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单位:两)。据表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商办新式企业
行业
状况
企业数创业资本总数企业平均资本企业的地区分布1885年后开办企业
船舶修造1610000625上海12、广东2、天津和汉口各18
缫丝97372399038392上海8、广东88、烟台147
面粉34000013333上海、天津、北京各11
火柴1141520037445上海1、广东3,其余分散各地9
造纸2237500118750汕头21
榨油22000010000上海6、广东、杭州各11
印刷810000012500上海6、广东、杭州各15
总计139454669032710上海29、广东97、其余1372

A.旨在改善国内的民生B.面粉业和纺织业地位突出
C.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D.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
6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猛烈冲击,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
A.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
B.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封建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反映了1873年至1930年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单位:%)。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合计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成品、材料、燃料等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
18738.18.191.98.583.4
18938.40.67.891.613.078.6
190315.00.714.385.022.362.7
191017.61.50.116.082.417.065.4
192028.53.20.225.171.516.954.6
193026.93.71.921.373.117.355.8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10 . 1872年,海外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建厂后头三年,到该厂学艺的就达一千多人;到1881,江浦司一带就有模仿继昌隆的机器缫丝厂十家。这可用来说明
A.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C.实业救国思想盛极一时
D.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