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这表明
创办者身份企业数量资本额占比
官僚、士绅47家67%
买办7家7.2%
其他(包括地主、商人、
手工工场主等)
89家20%

A.民族企业投资主体多元
B.甲午战争后民族企业开始出现
C.买办创办的企业规模最大
D.官僚资本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
2 .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以下说法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最合理解释的是
A.棉纱进口增多影响棉布生产
B.列强暂缓对华经济侵略
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2017-09-1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2018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是
A.修筑铁路
B.政治性贷款
C.开设银行
D.开设工厂
4 . 1903 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 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这表明
A.清政府开始了全面而深刻的近代化B.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加重了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是工业部门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和销售市场的前提条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都离不开农业部门从劳动者到产业剩余的供给。工业化进程作为现代化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来完成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的解决。近来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应当首先产生于工业领域而不大可能是农业领域,但这不能作为工业可以先于脱离农业而自行发展的根据。没有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任何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无从发端,更谈不上飞跃性的发展。

——王守谦《民族工业资本家与近代中国农业发展》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2017-08-21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一中人教版2017届高考第四次模拟试题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

——金普森等《浙江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当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综合上述材料,列举影响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因素。
7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实业救国的浪潮”B.“民族工业的春天”
C.“清王朝自救运动”D.“近代工业的起步”
2017-08-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A)试题
8 . 中国最早的民办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竞争下,发昌机器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中国
A.近代民族工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的局限性
2017-07-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9 . 古今中外城市的发展与时代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百家之邑相望也

——《战国策·赵策》

材料二(19世纪初)英国对各个城市的组合仍然没有规定程序……除了继承中世纪时期得到的权利以外,城市没有作为一个法律上的实体而存在。它没有正式的官员,没有充分的征税权和立法权……那些新兴城市的居民聚集区都变成黄褐色的地方,因为在早期不断受到大量煤烟的熏染。工厂和工人住宅区也同样到处是沉淀物……工人的住房仓促地建造起来,拥挤在一起……总是缺乏日用品供应。许多人全家都住在一间单房里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统计表

年份城市化率(%)
18436.6
18938.2
192010.6

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并分析相关背景。

材料二显示英国城市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指出些问题对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

依据材料三概述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变化。选取一个发展阶段,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2017-05-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10 . 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概况

机构概况
商部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农工商部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实业部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农商部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上述两个材料反映出中国近现代经济变动有何发展趋势?

2017-05-0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