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翻阅与近代中国经济相关的书籍时,发现有“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等概念,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
A.由民间人士创办B.以轻工业为主
C.以盈利为生产目的D.使用机器生产
2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
数量(家)723100153

A.2B.31C.73D.193
3 . 中国近代某企业“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该企业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019-09-19更新 | 903次组卷 | 4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兴办的企业是
A.机器制造
B.面粉、纺织等
C.农业
D.军事工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的盈利指数,

年份盈利指数(%)

1915———4.38

1916———7.61

1917———36.93

1918———21.43

1919———70.56。

材料三: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面对外国资本的加紧渗入,洋货越来越多地充斥中国市场,国内第一次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运动,这次运动于1904年首先由商务界发起,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再度兴起,1919年达到高潮。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愿望。同时也使国货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

材料四: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

材料五: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灭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根据材料,简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顺序答错不给分)

2018-06-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资本明显短缺
B.发展速度迅猛
C.地区分布失衡
D.原料供应不足
2017-12-01更新 | 298次组卷 | 19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D.甲午战争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