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办于1873年,创始人陈启源是一位
A.地主B.工匠C.商人D.买办
2021-02-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舶零件,三年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转化为近代企业。1872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

——摘自人民版教材必修二

材料二   以1901年开始推行的“新政”改革为契机,清政府开始改弦更张,将过去历代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变而为“振兴工商实业”政策,在国家权力干预下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重商主义开始由一种思潮和地方经济活动转化为官方政策,对中国近代化历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及空间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清政府推行“振兴工商实业”政策的背景,简述重商主义成为官方政策后,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直接影响。
3 . 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正确的是
A.美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为加工业提供了可能
B.发昌机器厂设厂之初的性质仍属于传统手工业
C.集中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救国思潮
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4 . 据《浙江百年大事记》记载:“一八八九年(清光绪十五年已丑)二月十日,有宁波商人在慈溪县开设浙江慈溪火柴制造厂,雇佣日本工匠,制造火柴,宁波道台批准立案并通知海关。此为浙江民营火柴厂之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商业资本投资近代工业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
D.外国资本控制了国内民族资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严信厚,慈溪人。洋务运动时任督销长芦盐务河南官运事,见洋商办厂获利颇丰,遂于1887年创设宁波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成为浙江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此材料反映了
A.洋务企业获利丰厚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提出“实业救国”思想
D.官员投资办厂是民族工业诞生途径之一
6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这一现象反映出
A.政府管理不善导致利权流失
B.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
C.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D.民族企业合法权益缺乏保障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3年,上海开埠至1894年甲午战争发生,这是上海近代工业的产生时期。上海开埠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从资金、市场、技术和劳动力等各个方面,为上海近代工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这一时期,外资势力为适应其对华贸易扩张的需要,船舶修造工业首先出现。接着以掠夺我国廉价资源为目标的各种轻工业随之出现,受其影响,洋务派官办的江南制造局和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相继在上海设立。这时,由于外资势力擅自在华设厂日渐增多,朝野上下要求从外商手中收回利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上海的私人资本从19世纪80年代起,由原来主要附股于外资企业转向独立创办民族资本的新式工业企业。

——《上海近代工业史》

材料二:邓小平在上海考察时,他曾经不无惋惜地说:“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中国经济特区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上海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上海创办的早期民族企业名称及创始人。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的“大失误”在20世纪90年代是如何弥补的,并分析其影响。
8 . 1881年,南海县知县徐赓陛发布了“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的公开布告,查封了当时县内各缫丝厂的机器(包括继昌隆缫丝厂),并给机器缫丝业定了几条罪状:一是擅制机器缫丝,并未禀明立案。二是男女混集,易生瓜李之嫌。三是共有机器十一座,应用四千四百余人,以一敌十较之,实夺四万四千余人之生业……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这一事实反映
A.民族工业尚未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B.封建势力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C.民族工业的兴起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官僚资本的压迫使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9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兴起。它的产生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一)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二)中小地主、华侨等投资兴办的近代工矿企业;(三)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而来的近代工矿企业。以下企业中属于第三种途径的是
A.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轮船招商局
D.江南制造局

10 . 广东独特的空间地理位置,孕育了其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特殊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正是由于这里(广东)的社会环境中等级和专化(注:指文化的单一与统一>的程度不像中原地区那么严重,而活力却较为突出.重商求富是一种活力,这一价值取向使得商人和一般居民更热衷于经济活动而疏远政治活动……但另一方面,商业活动讲究机会均等、讲究竞争,讲究保护私有财产,从这方面说,发达的商业经济和商业精神又是讲专制、讲等级。任意予夺予求的封建制度的天敌.再加上相对开放的环境容易使人接触新知,所以“粵人好大而新喜,急功而意动.……有能以新学说新主义相号召,倡者一而和者千,数日之间,全省为之响应……中国近代史上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以广东为滥觞之地,其根因与此当不无关系。

一一罗福惠高钟《近代广东社会文化的历史成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中序号所标注的内容填写完整。依据材料,以广东为个案,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2)综合材料一、二,简述“中国近代史上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以广东为滥觞之地”的共性因素。

2017-08-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