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的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土地主”。据此判断可知
①“官商合办”是创办近代企业的重要形式
②多元群体投资是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
③外国经济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06-14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2 .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据此可以看出
A.洋务企业已经完全脱离政府控制B.民间筹资是洋务企业主要资金来源
C.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D.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
2020-06-13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河北真题变试题
3 . 19世纪中后期中国部分乡村出现“近来吾乡风气大坏,视读书为轻,视为商甚重,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害寥无几…..当此之时,为商者十八九,读书者十一二”。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B.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
4 . 19世纪70年代,中国通商口岸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矛盾现象。一方面,中国民族企业常感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华商资本附股于外商企业,股票市场活跃。这说明
A.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B.中国资本市场逐渐成熟
C.洋务运动企业成就斐然D.国内营商环境亟待改善
2020-05-23更新 | 14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鸦片战争后,上海、福州、广州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发展起来。这种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的乡村人员进城。这一现象
A.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B.说明政府经济政策调整推动了城市化
C.便利了列强经济侵略和掠夺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6 . 下图是《中国近代城市分布示意图》,对此图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A.东部城市化程度高于中西部B.近代城市化程度整体上较低
C.城市化与列强的侵略相始终D.城市分布具半殖民地的特点
2020-05-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办

材料一   郑观应道: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所以然者,外国机制、故工省而廉价,且成功亦易。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费,且成功亦难。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材料二   1874 年《捷报》记载了机器缫丝厂在广东的窘境:采用机器来缫丝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些批评是没有道理的,但另有些批评则很耸人听闻。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 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材料三   1876 年,李鸿章派魏纶承办机器织布局。由于魏纶不懂经营之道,未筹到资金,只好以失败告终。1878年,郑观应参与筹办织布局。同年秋,织布局在上海正式成立。郑观应选聘美国纺织工程师来沪,看中国的棉花。工程师认为这种棉花与现在的织布机不匹配,来源,上海高考墙,要带棉花回美国进行试验,经过三 年时间,织布机运抵上海,有轧花、纺纱、织布多机全套设备,这是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1883 年上海爆发了金融危机,织布局出现了严重的亏蚀现象,郑观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织布局事务遂由盛宣怀接办,几经周转,终于在1891年建厂竣工了。1892年,织布局生产了4万码棉布,100万磅棉纱,雇用工人约4000人,一投产就获得了丰厚的利润。1893 年李鸿章打算购买纱机,扩建织布局的规模。天有不测风云,这批新纱机尚未购妥,织布局的清花厂不慎起火,大部分厂房及机器毁之一炬。12月,李鸿章又派盛宣怀前往上海,处理事宜并另筹资本,在旧址上设立新厂。1894 年2 月,盛宣怀电告李鸿章:已筹集资本百万,准备重新建厂。同年9月,机器纺织总厂就开始投产了。旧局有布机五百台,纱锭二万五千枚;新局现有布机一千五百台,纱锭七万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睿编著《自强新政》(历史聚焦丛书)


问题:
(1)材料一所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反对者的心态。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的认识。
2020-05-1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据如表可知,晚清买办阶层

A.是政府特许的外贸垄断商人B.地域分布上以广东省为主
C.是中国与外国商人间的桥梁D.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近代化
2020-05-0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中国

19世纪

经济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70年代后电力工业开始出现,电灯、电报等相继问世。
1845年,英商约翰·柯拜在广州创办柯拜船坞;
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1873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政治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1871年德意志统一。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

思想文化
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完成组诗《唐璜》;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同年,英国自由主义大师约翰·穆勒发表《论自由》。
1842年《海国图志》成书
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办
1894年郑观应编成《盛世危言》
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上表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件。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运用准确)
2020-04-30更新 | 426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一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学堂多达249所,著名的复旦公学、南洋公学、圣约翰大学均集中于此。同时天津也是北方文化教育的中心。产生这种现象根源于
A.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B.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维新运动的持续扩展D.清政府新政和教育改革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