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专门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造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19世纪70年代,这家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能生产车床、气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发昌机器厂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兼并。

——摘自《历史2》(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1894年,张謇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1895年,他在南通开设大生纱厂。据唐闸镇(大生纱厂所在地)的老人回忆,大生纱厂开工前夕,当地农民根本不知道工厂是怎么回事,因此不愿进厂做工。张謇让人把工厂门打开,开动安装好的机器,任由当地农民前来观看。村中的孩子都对这种飞转的纺纱机器十分好奇,胆子大的还动手学接线头,干满七天者,每人还能领到几串钱。农民们一算,进厂做工比在家织布挣钱多,纷纷前来报名。

——摘自《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Ⅱ岳麓书社)


(1)方举赞和张謇在开办工厂过程中都有优势和困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困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张謇的人生选择和解决困难的方式谈谈自己的认识。
2019-02-06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明清时期中国棉纺织技术领先,“南京布”一度畅销海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京布”得名于明清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产地是以松江为中心的广大江南地区。南京布曾是中国重要的外销货物,在大宗出口商品中输出量居于前列。南京布的热销适逢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两者之间大致承接,堪称丝绸之路的续篇。只是材质从丝绸变为棉花,消费者从达官贵人改易为普通民众。1819年是南京布出口的高点,也是由盛转衰的拐点。南京布的衰退,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抱残守旧、缺乏进取,业者墨守成法,不知改良。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之路续篇:“南京布”的外销》

材料二   早在明代之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织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印度和中国就曾经是主要的经济区域,它们的棉纺织品生产技术远超欧洲各地。然而,在1750年之后,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变:它进入了工业化进程,纺织行业率先进入了机械化。到19世纪初,印度、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当中,它们也一直未能摆脱这种地位。

——摘编自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南京布”畅销海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据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布”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中西方经济地位的转换。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南京布”盛衰变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