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几十年来,对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研究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经过几代学者努力,中国的近代工业研究领域取得富有意义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研究视角多样化,如《从市场角度看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的外来压力》《银行资本与中国近代工业化》《西部工商业和城市困顿探析》《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三次浪潮及启示》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中国近代工业特征的理解。

——摘编自玉俊龙《试论中国近代工业的畸形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工业,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书,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2-25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托波尔斯基认为历史解释可分为五种,其中:“定义性解释”,给现象提供定义,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结构性解释”,说明某一现象在给定结构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义和作用。阅读下列地图:

材料   



任选一种解释的角度,解释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3 .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有向下沉沦的一面,这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但又有上升的一面,这就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历史的进步。

——《历史研究》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着中国上升的一面?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民族工业“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2021-08-28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1876年,《申报》的一篇文章讲到,作者在数年前提倡用机器仿织洋布,有人讥讽他“但欲为西国出售机器,不顾有害于中国女工”;如今,友人认为:“广购机器仿织洋布,非夺中国之利,实分西人之利也。”作者还对中国没有致力于这一“生财大道”而深为痛惜。由此可知
A.新媒介宣传实业救国思想B.民族机器织布业遭到压制
C.国家主权意识的逐渐增强D.统治集团无意于进行改革
5 . 有学者指出:“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下,旧式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日渐解体,家庭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这一过程是痛苦的,……在此痛苦之上,废墟之上,盛开了花朵。”以下哪些体现材料中的“盛开了花朵”
①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②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③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④西方侵略者控制中国海关,增开通商口岸,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01936年中国市场上棉布数量统计表

18401860189419201936
数量
(百万匹)
比重
(%)
数量
(百万匹)
比重
(%)
数量
(百万匹)
比重
(%)
数量
(百万匹)
比重
(%)
数量
(百万匹)
比重
(%)
农村土布597.3399.54604.7196.82589.1685.85552.3265.52352.9838.77
进口棉布2.730.4619.883.1891.7013.36I203.9924.20107.7711.84
机布5.390.7936.644.35409.6745.00
改良土布50005.9340.004.39
总计600.06100624.59100686.25100842.95100910.42100

——整理自徐新吾主编《江南土布史》


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两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两条信息间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2021-06-09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7 . 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后,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却一度遭到政府的勒停。直到1887年,清政府承认陈启源的缫丝“属兴利之一端”,因而解禁。据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深受社会的影响
B.民族资产阶级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C.清政府决定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已经抢占了国际市场
8 . 历史与历史解释

材料一   美国学者柯文曾写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一书,英文名称:HistoryinThreeKeys:TheBoxersAsEvent,Experience,andMyth.


(1)指出材料一作者从哪些方面关注了对义和团运动的评述,并说明其意图。

材料二   卡尔-波普尔说:“木可能有'事实如此'这样的历史,只能有历史的各种解释。”托波尔斯基认为历史解释分为:一是“描述性解释”,通过叙述历史事实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发生性解释”,指出给定现象的起源,回答“是怎样发生的”;三是“结构性解释”,说明某一现象在给定结构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义和作用;四是“定义性解释”,给现象提供定义,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五是“因果性解释”,说明现象的原因。

该书目录
第一部分作为事件的义和团绪论历史学家重塑的过去
第一章义和团起义:叙事化的历史
第二部分作为经历的义和团绪论人们的经历的过去
第二章干旱和洋人洋物的存在
第三章将神附体
第四章法术和妇女秽物败法
第五章……
第三部分作为神话的义和团绪论被神话化的过去
第六章新文化运动与义和团
第七章反对帝国主义与义和团神话的重构
第八章……

柯文在书的结语中写道:“最后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我作为作者在本书几个部分中的作用。每个部分探讨不同的一类意识: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的意识,第二部分是历史的参与者(或历史的见证者)的意识,第三部分是神话制造者的意识。”

——摘自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记忆》


(2)请从材料二中任意选择一种“历史解释”,解释19世纪40至7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9 . 19世纪60年代,华商通过“诡寄洋商名下”,骗捐取利,导致“官私利权两窘”,因此有政府官员认为应明定章程,允许内地商人购造轮船,“既可免隐射之弊,亦可辅转运之穷。”这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有利于中国航运业近代化转型
C.体现“中体西用”指导思想D.加深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
2021-05-10更新 | 318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创造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实业救国的具体体现B.属于资本主义工业
C.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2021-04-17更新 | 355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