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洋务运动时期,一些向洋务企业投资或参与经营的买办、富商或官僚,利用获得的经验或部分资金另办私厂,如1878年曾投资轮船招商局并任过总办的朱其昂就在天津自办了贻来牟机器磨坊。这说明洋务运动(     
A.潜藏着走向破产的必然性B.加剧了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
C.缺乏近代企业的管理体制D.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 . 图1、图2、图3是中国近代三个历史时期(1860-1894年,1901——1914年,1937-1945年)中国境内新建近代工业的空间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刘静等《中国近代城市工业时空演变分析》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近代工业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1-11-06更新 | 47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练习(一)历史试题
3 . 某同学在翻阅与近代中国经济相关的书籍时,发现有“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等概念,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
A.由民间人士创办B.以轻工业为主
C.以盈利为生产目的D.使用机器生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地区的丝织业,早在宋元以前就已经存在,至明万历年间更加发达,史称“万历时的苏州"。“我吴市民周籍因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幺庙山,听大户呼织。日取分全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通久源轧花厂的创办人是著名实业家严信厚先生。1887年3月开工的.通久源轧花厂,使用日本造的蒸汽发动机和锅炉。他首选创办机器轧花厂,其原因主要在于宁波是浙江省最早的商埠,附近各县农村普遍又栽培棉花。1894年,严信厚又与戴瑞卿等沪甬巨商富贾集资45万银两,创设了浙江省第一家纱厂——通久源纺纱织布局,购置进口锅炉、发动机、纺纱机,以纺纱为主,亦称通久源纱厂。1898年9月,《中外日报》报道:该厂“生意亦畅"。1917年通久源纱厂因失火被焚。

——摘编自谢振声《宁波工业化的起点:通久源轧花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代苏州丝织业与近代通久源纱厂在经营方式上的异同,并指出通久源纱厂发展中遇到的新阻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苏州丝织业和近代宁波通久源纱厂发展所具备的相似条件,并分析1898年通久源纱厂“生意亦畅”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最早有机器缫丝的广东南海,原是传统缫丝业极为发达的一个地区。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轧花厂开办于宁波,是由旧式轧花厂转变而成的。很多采矿工厂也是在“旧瓶之内装上新酒”。由此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表现出鲜明的内源性特征B.立基于传统经济的技术升级
C.瓦解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D.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发展壮大
6 . 1881年南海县令在《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中说:“本县为民父母……不能袒富民而任其垄断,盖地方之莠顽必当究治.而小生计,尤应兼筹。……裕厚昌、继昌隆、经和昌等丝偈之家,克日齐停工作。”材料说明
A.近代纺织业发展的艰难B.抵制洋货风气的盛行
C.近代工业实行垄断经营D.政府抑制工商业发展
2021-09-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19世纪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据此推知,该时期
A.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彻底崩溃
B.政府支持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C.民众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D.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最崇高
2019-09-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经济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1)读材料一回答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什么基本特征。图二反映的现象对图一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9 . 近代中国手工业对新式工具的引进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下表是近代中国工场手工业的产值变化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920年1936年1949年
产值10.7亿元19.6亿元28.7亿元
占全部手工制造业产值的比重25%30.6%47%

A.传统手工业在近代长期居于主导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动力不足
C.采用机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近代中国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极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口开埠以后,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漕运中心,武汉往来商人货物络绎不绝。据统计,1895~l913年,全国共设厂矿549家,资本投资总额12028.8万元,其中武汉设厂矿28家,占全国的5.1%,资本投资总额为1724万元,占全国的14.3%。这种比例仅低于上海而远远超过广州、天津等大城市。到1936年,武汉共有工厂516家,资本总额5148.66万元,而纺织和烟草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额纺织业第一。

——摘编自涂戈尔《近代武汉三种文化现象解析》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武汉制造快速崛起。2017年,生产钢1694.61万吨,比1978年增长6.53倍;汽车89.78万辆,增长663.33倍;卷烟253.18万箱,增长4.69倍……2017年,轻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104.80倍,重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292.12倍。1978年,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有、集体工业总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7%和17.i%。2017年,国有、集体经济比重下降到8.2%,股份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经济比重为58.8%,港澳台及外商投资比重为32.8%。

——摘编自《工业在改革开放和转型中快速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武汉工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相比新时期的武汉工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并从经济角度分析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