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很多农村织户依据棉花、土布的比价,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或采用机纱、改进生产工具。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采用机器生产成为共识
C.农民灵活应对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2022-02-28更新 | 5057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仅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只有470万元,平均每年新增投资额约20万元。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萌芽无力独立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倾销的挤压
C.封建统治腐朽下的复杂环境D.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1-09-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A.开始陷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产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21-09-24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依据此统计表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官办企业在近代工业总量中居于主导地位
B.外国人办的企业产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商办企业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
D.三类企业创办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2021-08-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岳池县、前锋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在一座城市中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同时并存。这座城市应该是
A.上海B.重庆C.西安D.沙市
2021-08-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下期中“五校”联考历史
6 . 下表为19世纪末重要的商办企业创办情况,该表说明
时间重要企业
1895年商人楼景晖   浙江萧山县 合义和丝厂
1896年严信厚   宁波   通久源纱厂
1897年长芦盐运使杨宗濂等人 无锡 业勤纱厂
四品京堂庞元济   杭州   通益公纱厂
夏翠芳等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898年朱幼鸿   上海   裕通纱厂
祝大椿   上海   源昌碾米厂
①投资者的身份复杂   ②地区发展不平衡   
③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④南京临时政府保护民族企业措施得当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8-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现了近代化
2021-08-2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1880—1894年商办企业创办情况统计简表(部分)。据此不能得出,这批商办企业
行业种类办厂数量(家)企业平均资本企业分布地区
船舶和机器修造16625上海12家,广东2家,津、汉各1家
缫丝9738392上海8家,广东88家,烟台1家
棉纺织224000上海2家
火柴1137345上海1家,广东3家,其余分散各地
面粉313333上海、天津、北京各1家
印刷812500上海6家,广东、杭州各1家

A.创办得益于奖励实业政策B.投资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C.规模遥遥领先的是纺织业D.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9 . 阳光卫视播出的52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5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
A.洋务运动的诱导B.外商企业的鼓励
C.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限制D.大量引进外国技术
2021-07-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各大洋行中任职买办的广东人远超半数。之后,经营丝业的外国商行雇佣了更多浙江人代替广东人;几乎所有外商银行的中国买办都来自江苏。这种变化反映了
A.江浙已取代广东的经济地位B.江浙的人才优势远超广东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平衡D.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