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最初的慈善组织是随佛教传入而伴生的。唐武宗时期政府担心佛寺对社会的控制,因此废天下僧寺,政府拨付资金承担了佛寺兴办的慈善机构的运营管理。宋代继承了政府对慈善事业的供给和管理职责,同时,地方政府发起、地方士绅参与的社仓、慈幼庄、慈幼局也开始出现,官办民助成为新的慈善机构特征。清初期雍正诏令全国建立普济堂、育婴堂,“行文各省督抚,转饬有司,劝募好善之人,于通都大邑,人物稠集之处,照京师例推而行之”,更带来此后全国性的慈善繁荣。

材料二   随着基督教等西方宗教进入中国,他们以救济作为进入中国的手段,在华兴办医院、学校、育婴堂、孤老院等,还参与赈灾救灾,1904年完全引入国际红十字运动理念的中国红十字会诞生,此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童子军、救世军等西方慈善组织陆续进入中国。尽管清末民初,中国也出现了慈善家创办的系列慈善机构,但总体看,在中西公益组织同台竞技的格局中,红十字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组织因其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治理模式、国际化的背景,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而中国传统的善会善堂及其后续慈善机构,因机制的僵化和资源的缺乏,逐渐走向衰落。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慈善得到恢复和振兴,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党和政府鼓励公益组织发展,不断放宽对公益慈善类组织的登记成立条件,而且从税收政策上予以激励,带来了又一次中国公益事业的繁荣。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选国《明清以来中国慈善的繁荣、溃败及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中国慈善事业走向衰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慈善事业迅速发展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国历史著作关于鸦片战争主要观点的对比。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李鸿章轮船招商局
广东南海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材料二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瑞蚨祥绸布店(1862年创立)青岛分号1904至1949年经营销售额的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三种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早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7—1949年期间,瑞蚨祥绸布店经营销售额下降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民族工业又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民族工业也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和作用。

2017-08-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公元前1年,汉哀帝一次就赠送匈奴单于“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
材料二 今棉之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价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洋布开始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中国沿海以及内地农村的广大市场。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
材料四 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请回答:
(1)读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我国的丝绸不断外销,为中国赢得了什么称号?
(2)读材料二,比较各种衣被原料,说出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
(3)读材料三,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4)读材料四,继昌隆缫丝厂等同类企业的出现,说说这些企业出现的背景是什么?简要概述其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
2013-06-20更新 | 5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下期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