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2022·江西·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工业工人地域集中情况统计(1894年)

地域工人数/人占工人总数比/%
上海36 22047.75-46.40
汉口12 850-1335016.94-17.10
广州10 30013.58-13.20
天津3 080-41804.06-5.35
福州及其附近2 970-3 2403.92-4.15
九江1 0001.32-1.28
南京700-10000.92-1.28
汕头0090.79-0.77
厦门5000.66-0.64
其他7 630-7 67010.06-9.83
共计75 850-78 060100.00

注:此表仅包括工厂工人,不包括采矿业工人。

——摘编自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895年)》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近代经济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要求:信息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代作家陈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业为主线,谱写了一曲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清朝末年,父母早亡的乞丐陈六子被善良的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留,留在染坊做小伙计,并改名陈寿亭。十年后,由于陈寿亭经营得法,通和染坊渐渐挤垮了其他的染坊,成了周村最大的染坊。之后,陈寿亭同张店大户卢老爷共同在青岛创办了大华染厂,留学德国学习染织归来的卢家长子卢家驹担任董事长,从此走上了工业印染之路。“五四”运动爆发后,陈寿亭拿出积压的窄幅布,让学生做成游行的横幅,既支持了爱国运动又为自己作了广告,大华染厂及飞虎牌染色布名震青岛,逐渐成为山东的第二大染厂。”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难民纷纷乘船到青岛逃难,陈寿亭又收留了一大批逃难的东北染厂的职工并加以抚恤。期间,陈寿亭断然拒绝了与日本商人的合作,借着抵制日货运动以及与上海林氏印染厂的合作,进一步发展成为青岛印染界的大亨。随着时局的艰难,陈寿亭改往济南发展。七七事变后,济南各界把韩复榘看成了救星,希望他能凭借黄河天险,挡住日本人。不料,韩复榘却弃城逃跑。陈寿亭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生日宴上吐血而亡。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单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反映了1873年至1930年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单位:%)。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合计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成品、材料、燃料等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
18738.18.191.98.583.4
18938.40.67.891.613.078.6
190315.00.714.385.022.362.7
191017.61.50.116.082.417.065.4
192028.53.20.225.171.516.954.6
193026.93.71.921.373.117.355.8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2016-05-3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宜春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