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进入近代,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清末民初,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凸显出江南地区
A.经济区域分工日益加强
B.经济结构变动剧烈
C.发展近代企业成为主流
D.城乡差距日益加大
2 . 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由6080万两上升到8103万两,增长幅度为30%。这一变化打破了自乾隆中期以后一百多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4000万两左右的局面。晚清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清政府关税自主改革措施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社会秩序的稳定便利政府征税
2019-11-01更新 | 66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二)
3 . 中国近代商办企业早期的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外贸服务、出口加工、进口替代等行业,地域分布则以上海、广东为主。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商办企业
A.行业分布较为广泛和均衡B.带动了南方地区经济发展
C.代表中国工业的最高水平D.依附于资本主义国际市场
4 . 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
时间创办者及身份企业名称
1866年方举赞(铁匠作坊主)上海发昌机器厂
1873年陈启沅(华侨商人)继昌隆缫丝厂
1878年朱启昂(轮船招商局会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882年黄佐卿(商人)上海公和永缫丝厂

据此可以说明,当时国内
A.新式工业在国家经济中居于主导
B.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
C.西方工业化成果已经传入到中国
D.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彻底颠覆
2019-10-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一千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道:“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A.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C.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019-09-29更新 | 487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甲午战争前达到高峰。民族资本工商业表现为规模小、资本少、力量微弱,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据统计,甲午战争以前,活跃在船舶修造、缫丝业、棉纺织业、火柴业等部门的工商企业有145家,创业资本总量约540万两,雇工人数约54000人。重工业如采矿业中有民族资本22家,资本总额为280万两,雇工人数13500人民族资本工商业多由官僚、买办投资经营,产生之初就与外资工商业、官办工商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资本工商业深受外资势力的压迫,在商品价格、原料、销售市场等方面无法同外资竞争。

——摘引自陈文海主编《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民族工商业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基本特点。
2019-09-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地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等先后创办。这些企业使用机器、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它们的出现说明
A.中国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东南沿海近代工业产生
C.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挤压洋务企业生存空间
2019-09-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某企业“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该企业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019-09-19更新 | 90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卷
9 .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出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是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09-09更新 | 201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后,若运往内地或其他通商口岸,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照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税法在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这有助于
A.上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C.提高民族工业品竞争力
D.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