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873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家乡广东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史书记载该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B.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状况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民国时期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2 . 近代有史料记述: “近年洋货骤赢,土布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省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 困者,奚啻千百万人。”这种现象
A.得益于洋务运动的持续开展B.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兴起
C.加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D.起因于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3 . “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令停市,上年(1886)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于洋商者。”上述史料说明得主要问题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中国民族工业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压迫
2019-05-18更新 | 23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渐(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材料二   1872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近代我国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当时我国商品“行销于欧美两洲”的兴盛局面不会持久的根源是什么?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并说明开放有何积极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史学家傅斯年说“史学就是史料学”。中国史料纷繁芜杂又浩如烟海,学史者要仔细鉴别,从中得出正确的信息。
材料一       “诗歌里的古代经济”
朱门巧夕沸欢声,(七夕节大户人家欢声笑语,)
田舍黄昏静掩扃。(黄昏里农家小院门已关闭。)
男解牵牛女能织,(男能耕地女能纺织已满足,)
不须徼福渡河星。(何必向牛郎织女祈求幸福。)
(1)这首小诗描绘的情形是整个封建社会中国农村生活的缩影。依据诗歌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材料二       “史书里的古代经济”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故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2)《汉书》里的这种经济现象,也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这是一种怎样的经济现象?其根源是什么?对材料一中的经济生活有何影响?
材料三       “文物里的古代经济”

(3)依据材料三分析,对于材料二中的经济现象,明代政府是什么态度?起到怎样的效果?
材料四       “报纸上的近代经济”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其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2017-11-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873 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该材料适用于研究
A.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经营状况B.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限制的意图
C.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D.爱国华侨“实业救国"满腔热情
7 .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
2020-05-26更新 | 244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卷
8 . (史料实证——晚清民族工业的兴起)1878年12月14日《申报》记载: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此材料可印证
A.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B.近代民族企业的兴起C.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D.中国传统经济的强盛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许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许多官僚、地主和商人见此,也纷纷仿效。1872年,在国外经商致富的陈启源毅然回到家乡广东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

材料二   图8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7个阶段。



材料三   1912—1919年间,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思潮。张謇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厂等一系列重要企业。到l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

——摘编自《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推动陈启源回乡办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示中第2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为辛亥革命提供了什么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謇创办的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2019-06-19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草村,到乾隆时,“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摘自岳麓版教材

材料三   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自《明神宗实录》

材料四   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一家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摘自岳麓版教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哪些经济形态?
(2)比较材料三、四所反映的两种生产方式的异同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哪些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