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873年,上海商人魏镛等人向李鸿章申请在句容开矿,正在南京、镇江参加科举考试的儒生,“闻此消息,讹言日起,人心惶惶”,纷起反对。同时当地官府也立碑严禁煽惑开矿。这段材料说明(   
A.民族资本发展举步维艰B.官府势力的顽固阻挠
C.重农抑商思想占据主流D.受宋明理学思想影响
2023-07-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新纪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企业

数量

经费或投资额

雇佣工人

洋务派军事工业

19个

约5000余万两

1万余

洋务派民用工业

约27个

2964万两

25500-29500

私人资本企业

170个

879万两

6万多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B.外国加强对华商品输出
C.洋务企业已成经济主导D.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3 . 1904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创立通海垦牧公司,专门用于收购苏北海滨的盐场荒地。1914年以来,通海垦牧公司从淮南垦务局贱价买到许多土地。此外,大生纱厂所得到的借款,也大量用来兼并土地。张謇的做法(     
A.受到“实业救国”思潮影响B.缓解了民族资本的资金压力
C.反映他经济思想落后的一面D.有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2023-02-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经济结构趋于合理B.民族工业分布不均
C.经济主权丧失殆尽D.社会结构逐渐失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所给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一些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中标示①②③④曲线,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经济成分。


材料二 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近代工业合计近代民族工业
厂数资本(千元)厂数资本(千元)厂数比重资本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1754889353469730%9.6%
第二时期1895—19136852234234639080168%41%

材料三 如图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部分行业的经济发展指标(1933年指数为100)



请回答:
(1)依据产生时间及发展的阶段特征判断材料一中代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哪一条曲线?它在中国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近代民族工业在第二时期有了较大增长,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6 . 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数,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2019-06-21更新 | 28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