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向美国、欧洲分批派遣总计二百余名留学生,他们学成归国后,主要投身于军事工业和近代海陆军,成为海军、船舶制造等领域的骨干力量。这表明洋务运动(     
A.废除了科举制度B.加强了国防建设
C.发展了民用工业D.实现了富国强兵
2 . 1878年,李鸿章委派商人唐廷枢,筹资从国外购买设备,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开办了开平煤矿。产煤质优价廉,逐步代替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据此可知,开平煤矿(     
A.属于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不利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C.一定程度抵制外来的经济侵略D.标志着晚清放弃了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李鸿章曾上奏皇帝“以后诸国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由此可知当时(     
A.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
B.清朝已经基本建立起近代外交体系
C.洋务派主张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
D.西方国家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梁启超评论洋务运动,“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他认为洋务运动(     
A.未触及封建君主专制B.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C.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D.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官员张之洞、王先谦等人劝谕民间开矿并使用机器,丁日昌等人鼓励民间兴办新式轮船,李鸿章率先授予华商火柴专利,等等。这些举措
A.有助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消除了近代官商之间的经济矛盾
C.促进了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建立
D.加快了我国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5年,李鸿章筹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

1867年,崇厚建立天津机器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

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5年,天津设立陆军武备学堂。

1887年,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初具规模。

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

1890年,张之洞建汉阳铁厂。

1893年,设立湖北自强学堂。

——摘编自陈恭禄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维新派认为,就当时形势来看,先要变通的就是富国之法、养民之法及教民之法。富国之法有六项:钞法、铁路、机器轮舟、开矿、铸银和邮政;养民之法有四项:务农、劝工、惠商、恤穷;教民之法也有四项:普及教育、改革科举、开设报馆和设立道学。此外,康有为还建议光绪帝裁撤冗官、紧缩机构、澄清吏治和改革官制。

——摘编自陈可畏《康有为〈公车上书〉与〈应诏统筹全局折〉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在近代化探索中的进步之处。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材料三   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轻慢)处肇毅(京都)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材料二中李鸿章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落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求富强”采取了哪些举措?洋务运动没有能够解决“长久之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01-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材料二: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材料三: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材料四: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1)结合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史为鉴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
(2)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联系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变革顺序。结合所学指出西方与中国在近代变革顺序不同所带来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记载“同治四年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同治十一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同年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光绪七年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材料中李鸿章的做法
A.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先河D.初衷是改变清朝封建统治
10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D.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