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如表为1868年进口棉布在通商口岸的未税口岸价和内地市场价格对比(单位:两)。据如表反映出当时中国
通商口岸内地市场
名称价格名称价格
牛庄2.20吉林长春2.30
汉口2.20—2.34湖南湘潭2.35—2.55
上海2.17—2.20江苏苏州2.23—2.30
汕头2.95—3.10广东潮州3.10—3.20

A.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D.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2021-09-03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变式题
2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文中的“新生产方式”指的是
①中国工业化的开端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③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④“纺织分离”与“织耕分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 .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019-01-30更新 | 1948次组卷 | 45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