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3 道试题
1 . 推动下表中所示两次建厂高潮出现的相同因素是(     
1841-1948年中国近代工厂数量分布统计
A.政府着力发展生产B.爱国救亡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经济侵略D.社会局势相对稳定
2022-07-30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植棉的普遍和棉纺织技术的提高,至明代中叶,上海地区已经是全国棉纺织中心松江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纺织中心,而且是棉布和棉花的集散地。到清朝初年,上海的棉纺织业,号称“衣被天下"。到十八世纪中叶,上海的棉纺织业,在工具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当时已经有棉布的包买商出现,时人叶梦珠说:“前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在松江府西郊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商人将原料发给“合郡男妇”制造,制成后交回店中,计件或计时给予报酬。

——摘编自张家驹《黄道婆与上海棉纺织业》

材料二: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江南棉商强烈感受到国际市场的挑战。江南棉商走出了一条既充满荆棘坎坷又富有竞争和进取,既蕴含着历史传统又富有近代意识的独特发展道路。交易方式上既有如交易所式的近代交易方式,也不乏沿街售卖的古老买卖形式,棉花品质判定上既有精准的数字标准化核定,也有完全依靠棉商经验的定夺,加工方式上既有先进的机器轧花,也有古老的人工轧花,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贸易所呈现的多元结构和转型形态。其演变的动力“既有来自西方文明的示范和挑战,也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密切相关,是外来冲击与内在逻辑的合力推动”。

——摘编自于新娟《挑战与机遇:近代国际化背景下的江南棉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上海地区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棉纺织业发展的新变化。
2022-12-10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0年,南洋劝业会强调了博览会在国与国商业竞争中的作用,但此时尚未使用“国货”一词,更多使用的是“土货”一词;民国建立后,在博览会事业中“国货”概念开始流行,各种“国货展览会”也随之不断举办。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实业救国思想成为主流B.民众对政府的认同度提高
C.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增强D.民族工业竞争力有所提升
2022-07-21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反映了晚清时期近代工矿企业的相关情况。影响投资情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项目1872-1894年1895-1900年
商办企业数量53家107家(新增)
官办、官督商办企业数量19家15家(新增)
商办资本额4704000元20265000元(新增)
官办、官督商办资本额162080000元4062000元(新增)
A.政府政策B.国际环境C.经济规律D.实业救国
2022-06-27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国路D.中国军事工业的前世今生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6 .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

类别

1895-1900年

1901-1904年

1905-1911年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轻工业

111

1524.8

62

1515.8

408

5198.1

重矿业

18

376.7

20

486.0

77

2322.7

交通业

53

62.2

43

3459.9

104

3926.9

——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

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
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2022-06-14更新 | 5584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06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功 (1894-1919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       
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
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2022-06-08更新 | 4467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06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功 (1894-1919年)
8 . 下表为晚清时期中国境内中外资本的发展概况。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时期设厂数(家)资本额(万元)
中国列强中国列强
甲午战争前73232193763
甲午战争后4741361092210315

A.对外贸易以资本输出为主B.经济近代化道路依旧艰难
C.民族企业在竞争中居优势D.海关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9 . 如表为晚清时期武汉地区部分官办工厂、企业的演变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设立年份名称地点演变
1890汉阳铁厂汉阳1908年改由盛宣怀招商,演变为官督商办的汉冶萍公司
1890湖北织布官局武昌1902年由应昌公司承租
1907白沙洲造纸厂武昌1911年交由买办刘子敬商办
1908汉阳针钉厂汉阳1910年由华侨承办
1908模范大工厂武昌1908年改官商合办

A.兴办实业已成为社会共识B.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C.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新机D.官办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0 .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915-1921)
1)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________,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
3)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4)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二)曲折发展
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三)萎缩
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2022-06-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经济史)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