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1913-1919年期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统计图。据此推断当时
A.中国对外贸易大幅萎缩B.中国工商业发展活跃
C.列强放弃对华商品倾销D.中国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我们国民多半拿军阀当作一种悲观资料,我说好像怕黑的小孩,拿自己的影子吓自己。须知现在纸糊老虎的军阀,国民用力一推,固然要倒,就是不推,他也自己要倒,不过推他便倒得快些,不推他便倒得慢些。

材料二 我下半段要说的是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想诸君骤然听着这个标题,总不免有几分诧异,说是现在人民痛苦到这步田地,你还在那里乐观,不是全无心肝吗?但我从四方八面仔细研究,觉得这十年间的中华民国,除了政治一项外,没有那一样事情不是可以乐观的。

——以上材料均选自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921年10月10日双十节天津学界全体庆祝会讲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纸糊老虎的军阀,国民用力一推,固然要倒”这句话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要求:准确概括材料二的观点,运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12-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投资办厂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2021-05-07更新 | 123次组卷 | 3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练习题(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2-1915年,新创办的实业报刊多达50种以上,分布于全国18个省区,一些原有的报刊也增添了大量报道实业的内容。这主要得益于
A.清末新政的推行B.辛亥革命的影响
C.列强侵略的放松D.近代报刊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建厂之初,为了打开销路,荣德生一面派人到本地各面馆、面店、点心店进行推销,实行先试用后付款的办法,并采取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消费者……1910年荣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向中国市场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大力扩充规模,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面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或化为废墟或被毁损。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全国各地掀起了抵制日货的高潮,结果使得日本向中国输入棉纱、面粉的数量锐减。荣氏兄弟秉承实业救国理念,在办厂之初创立的品牌就富含爱国气息。比如面粉厂的名牌产品叫做“兵船”,寓意就是“振兴中华、以牙还牙……

荣氏兄弟捐款支持罢工、罢市活动,不仅奠定了自己面粉大王的地位,而且还并购了日本纱厂,大长国人志气。     

   ——凤凰网《旧中国的唯一财团:荣氏家族的崛起》

材料四     日军疯狂侵华,国难当头,荣氏家族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发起募捐,并将申新五厂用作国民党部队的驻扎地,抵御日军的侵略。

——袁正、夏波《荣氏兄弟的救国路,公益心》


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企业在20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荣氏企业难以恢复战前辉煌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四,以荣氏企业为例,简述民族工业在近代民族救亡中起到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 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
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
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

A.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020-06-28更新 | 49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年鉴》记载1914年8月前往册的工业公司共146个,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涉及行业诸多。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瓦解B.清政府放松了控制C.辛亥革命的推动D.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2020-05-13更新 | 383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毛泽东曾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1917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别是四川、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

——摘编自百度百科《大生纱厂》

材料三   大生纱厂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种种外延式的多元化扩张,先后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创办了六十多家企业。大生企业始终奉行的是“厚利股东”“得利全分”的分配政策,严重堵塞了大生企业集团资本自我积累的途径,使企业“严重失血”。大生企业利用张謇的特殊身份地位和与达官显贵的密切关系,借助官府的力量来竭力排斥和阻止外地企业和商人进入通海地区。然而,由于多年独家垄断经营无人竞争,大生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就日益削弱。

——摘编自金其桢、黄胜平《大生集团与荣氏集团兴衰成败之道探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工业上的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生纱厂在一战期间处于“黄金时代”的原因。
(3)据材料三,简析大生企业走向衰败的原因。
(4)胡适认为张謇“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019-05-23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这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
A.产生时期
B.萎缩时期
C.“黄金时期”
D.初步发展时期
2019-04-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