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如图为20世纪初《国货月报》刊登的一则漫画:其中右边那位男性身穿丝绸长袍,配以背心和棉鞋,这是清代上层阶级男性典型的服饰打扮,衣服布料上也写满“国货”字样。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上层阶级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B.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C.全盘西化与坚守传统冲突激烈D.传统服饰比西装更具审美情趣
2024-03-1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1878-1930年“实业”一词使用频率统计图。图中变化可以佐证(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而曲折B.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潮
C.清政府经济政策变动制约经济发展D.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出现重大变化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级发展时期。到民国成立,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6家,资本总额高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 516.9万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投资方向方面,主要涉及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等 轻工业。同时,在工业企业的地区配置上,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向内地城市伸展。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阻碍因素》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仅民国元年宣告成立的实业团体就达40余个,截至1915年12月,遍布全国各省区的此类实业团体达107个。这些实业团体的行业以及旨趣虽然各有不同,但振兴实业、强国富民却是共同的目标。仅仅在1912年和1913年,中国新成立的工厂数就分别达到2001 家和1249家。1913年至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为41. 3家,到1916年全国的工厂数达16 957家,1918年,全国工厂资本数达1.5亿元以上。1919年,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

——摘编自吴承明、董志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一五”计划开始时,工业化所需巨额资金主要取自我国的农业。民国时期中国的积累率从未超过6% ,而1953年以来,积累率高达20%-30%。随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 全社会剩余直接集中用于经济积累和建设之中。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3.6%。“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 ,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建立起来,旧中国重工业极端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这一时期,国家加大内地投资,新建了一大批工矿企业。

——摘编自高粱《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意义。
4 . 下面为1900—1921年民族资本投资机器面粉厂数量和资本额的变化表。第二阶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阶段时间设厂数资本额(万元)
1900—1913年58912.7
1914—1921年982321.3
A.洋务运动诱导B.国民政府奖励实业
C.清末新政推动D.西方列强忙于一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农业上,生产技术的提升、税制徭役上“一条鞭法“的改革,促进了生产规模扩大,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在手工业方面,原本的男耕女织模式转变为手工作坊的形式。在商业上,主要表现为商品经济的规模和范围不断增大,区域性商人形成群体,地区间商品交流越来越密切,银票、白银的广泛使用可以成为很好的例证。在城市的建设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以商业为中心的布局,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也展现着商品经济在这阶段已经开始与世界互动连接。

——摘编自钟煅峰《浅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北洋政府时期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近代工矿、商贸、金融等领域,特别是近代轻工业,如纺织、面粉、缫丝、火柴等行业发展较快,至于能源采掘、钢铁冶炼、机械制造、化学建材等重工业依然处于幼芽状态。因此,不宜将北洋政府时期经济发展想象的过于“黄金”,其实是繁荣与危机、开放与封闭并存。近代中国区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沿路的几个城市,如上海、汉口、青岛、天津等地。除沿交通线的一些农业区域被卷入到近代资本主义市场外,广袤的农村地区仍处于传统农业生产状态,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郭从杰《如何讲解“短暂的春天”:北洋政府时期经济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到1919年,茂新、福新面粉系统共有8个厂。1916年,又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到1918年,盈利额达到22万元,为1916年该厂盈利额的11倍。荣氏企业稳坐“面粉大王”的宝座。这从侧面反映了(     
A.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B.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D.欧洲列强退出中国市场
7 . 下表为1895-1913年汉口港出口货物分类统计(单位:海关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95年1905年1913年
出口值占比(%)出口值占比(%)出口值占比(%)
纯农产品469553999.99674167470.51208861671.9
农产加工品00215093022.5233813913.9
工矿原料002373152.510107566.0
工矿制成品004125824.313296097.9
其他2880.01174070.2377380.3
合计4695827100955990810016806858100

A.农产品的出口总量持续下滑B.汉口港在国内港口中地位上升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民国初年,国内各地度量衡各异,北洋政府完全照搬万国公制,提出度量衡改革方案,终未能实施。1914年,在农商总长张謇主持下,提出改革过渡期“旧制与通制并行”的折中方案,以北京率先试点推行,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一时期北洋政府的度量衡改革旨在(     
A.调和新旧经济体制的冲突B.建立全国统一的经济秩序
C.消除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D.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9 . 在近代中国的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下列事件中,与此相关的是(     
A.义和团运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日俄战争D.国民政府的统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城市或地区举办重大赛事,都会在开幕式中展示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2021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省会西安举行,开幕式包括序曲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3个篇章,展示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大唐盛世、丝绸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延安精神、新中国建立、科技兴国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选择你熟悉的国内某一城市或地区,围绕其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为该地重大赛事开幕式的筹办,拟定一个历史主题,举出与该主题相关的具体史实并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提供至少三个相关的近现代历史史实,具体准确;说明完整清楚,观点正确)
2023-01-07更新 | 2023次组卷 | 13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