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在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情况下,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曲折又漫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外资轮运企业垄断了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运,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轮。已至暮年的晚清政府既无振作航运业的完备之法,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统管局务;中国社会大量游资的持有者买办商人拥有大量资金,却由于利润刺激大多将资本投向外国股份公司,“深受洋人盘剥之”……而且,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李鸿章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然后进行轮船招商。

——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

材料二   福州名门望族——“龙山刘氏”是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1878年,刘氏家族在福州开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天泉钱庄。……1912年,刘家以15万元的价格接办,成立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较稳定,电话机从200多架增加到800多架,电话费收入也逐年增长。1922年,由于政局变动,福建银行倒闭,天泉钱庄资金周转困难。电气公司自开办以来首次陷入财政危机。1935年,电气公司向中国银行请求续借120万元。此时宋子文官僚资本势力想借借款关系,与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勾结,提出要电气公司交出全部管理权为条件。1939年,日寇飞机疯狂轰炸福州,电气公司先后8次被炸,发电所损失严重。1941-1945年,福州沦陷,财产损失严重公司库存材料几乎荡然无存,企业满目疮痍。1947年,通货膨胀剧烈,物价狂涨,电气公司遭到毁灭性打击。

——摘编自《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1)根据材料一,说明轮船招商局创办的目的和实行“官商合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推断出“电光刘”企业最辉煌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电光刘”企业发展的政治因素。
2019-05-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2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曲折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在筹办纱厂、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开垦苏北沿海滩涂荒地时,张謇都是依靠股份制向社会集资。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他“考诸上海各厂,而加以斟酌”,使纱厂在开创之始就建立了一套精干的企业管理机构。……当兴办实业初见成效时,他用企业盈余兴办近代教育事业,创办职业教育机构是大生企业集团培养中低级职员的最佳途径。

——摘编自陈争平《近代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发昌机器厂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企业发展的有利社会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1911-191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外部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018-05-30更新 | 113次组卷 | 5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2年美国人华地码想在上海设立纺织厂。清政府除了通过外交途径阻止其设厂外,还通过逮捕惩办等方法迫使投资于公司的华商退股,终于使华地码的计划落了空。日本人也想在上海开设织布公司,“经日本钦差与中国官、商议其事,卒不果行。”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


材料二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夙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由于工业落后,旧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工具还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现代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极其缺乏。……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杨先材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四 见表

表 1952年与1957年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引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政府对近代工业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说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
2018-05-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现代企业,使中国经济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从时间上说,洋务企业虽比外国在华企业迟,但比私人资本主义现代企业早。……洋务企业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这批企业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2)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是在图中的哪一阶段?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