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在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情况下,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曲折又漫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外资轮运企业垄断了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运,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轮。已至暮年的晚清政府既无振作航运业的完备之法,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统管局务;中国社会大量游资的持有者买办商人拥有大量资金,却由于利润刺激大多将资本投向外国股份公司,“深受洋人盘剥之”……而且,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李鸿章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然后进行轮船招商。

——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

材料二   福州名门望族——“龙山刘氏”是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1878年,刘氏家族在福州开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天泉钱庄。……1912年,刘家以15万元的价格接办,成立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较稳定,电话机从200多架增加到800多架,电话费收入也逐年增长。1922年,由于政局变动,福建银行倒闭,天泉钱庄资金周转困难。电气公司自开办以来首次陷入财政危机。1935年,电气公司向中国银行请求续借120万元。此时宋子文官僚资本势力想借借款关系,与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勾结,提出要电气公司交出全部管理权为条件。1939年,日寇飞机疯狂轰炸福州,电气公司先后8次被炸,发电所损失严重。1941-1945年,福州沦陷,财产损失严重公司库存材料几乎荡然无存,企业满目疮痍。1947年,通货膨胀剧烈,物价狂涨,电气公司遭到毁灭性打击。

——摘编自《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1)根据材料一,说明轮船招商局创办的目的和实行“官商合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推断出“电光刘”企业最辉煌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电光刘”企业发展的政治因素。
2019-05-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20年,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下图为公司在送别宴会上对留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希望。其要求与希望反映出当时

A.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B.中国教育开始趋向近代化
C.民族企业已意识到实业人才的重要性
D.企业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为中国近代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的比较。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不断加剧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头强劲
C.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减少
D.近代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洋务运动兴起
B.实业救国思潮
C.工人阶级诞生
D.局部抗战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A.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B.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019-04-17更新 | 319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钢铁和机器制造
B.造纸业和化工业
C.火柴和榨油
D.纺织业和面粉业
2019-04-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同学收集了--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张謇”“短暂的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军管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
C.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潮流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图中由G到I这段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

A.19世纪60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D.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17年,荣宗敬出巨资40万元买下上海一家由日本人经营的纱厂,改名为申新二厂。当时,中国企业能够收购日本企业,一时成了国人津津乐道的新闻。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发展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D.轻工业在民族工业中优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年份1912191319141915
工厂数(家)464612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2019-01-30更新 | 1836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福建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