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13年和1920年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数量、资本总额和工人总数的变化图。据图可知,此时民族资本的发展(     
   
A.源于美日等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得益于中国政府开始认同民间资本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阶级基础
D.反映了中国近代企业制度日趋完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群接受现代观念的人开始组织建立新型的产业……后来又转而制造西式的武器和蒸船。但是,这时政府权力已落到年老的慈禧手里。在1908年她去世前,她一直控制着她继承人的一切权力,阻碍了改革。

——摘编自[美]霍华德·斯波德克《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民国的前10年间,中资现代工业的增长很快。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办资本为33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59家工厂,拥有创办资本为500620000元,工人557622名。由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时军火生产,又缺乏船只运输,减少了对中国的出口。这为中资工业的扩大提供了机会。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也有增加。这些工厂(和矿场),多是面粉、纺织等轻工业,并且大都集中在上海、天津以及江苏、辽宁、河北、广东、山东和湖北等地。

——摘编自费正清、崔瑞德《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慈禧时代我国现代工业发展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民国的前十年间”中国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 . “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当荣氏兄弟创办无锡第一家机制面粉厂保兴面粉厂时,为了不让机制西粉抢占土制面粉的市场,当地一些利益有关的索绅便勾结社会上的恶势力,联名证告荣氏兄弟,训称兴建保兴面粉厂,咳坏了当地风水,竭力阻止保兴面粉厂的兴建。无锡县知县也不分是非,令他们停建工厂。面对巨大的允争压力,荣氏兄弟毫不畏惧退缩,坚决抗争到底,从县到府,从府到省,往返奔走,前后历时10个月,投资800元,终于打赢官司,把保兴面粉厂建了起来。

——摘编自金其祯、黄胜平《大生集团与荣氏集团兴衰成败之道探究》

材料二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荣氏兄弟决定再次更新扩大生产设备,于1910年添置了从美四进口的18邯精良的新面粉机,年生产力达到89万袋。从茂新厂更新设备的第二年起,即遇上了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一连串的有利时机,荣氏兄弟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面粉工厂。到1921年时,共计拥有12个面粉厂,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工业日产量的31%,终于摘取了“面粉大王”的桂冠。

——摘编自虞和平《荣氏兄弟》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不利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原因,谈谈你对荣氏企业的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3-02-2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管子.治国》有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古往今来,上自政治家,下自普通百姓。为此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的改革分为三大类别: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教育改革。他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王安石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整个国家才能强盛。他需要人民健康、富足,同时愿意为国家利益服务。

——摘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关于“振兴实业”的舆论宣传和为此而着力提倡的国货运动,激励了工商业者投资开办工厂,爱国华侨也竞相归国投资办厂和努力推销国货产品。1915年日本提出阴谋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全国人民更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一时间人人以国货为荣,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摘自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原则,并从富国的角度写出变法期间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写出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创新上“先富带动后富”的举措?
2023-02-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1年,浙江镇海人邵尔康创办上海荧昌火柴公司,初创时资本13.5万元。1916年在浦东陆家渡增设荧昌二厂,1920年在江苏镇江办荧昌三厂,资本扩充至40万元。促进这一时期荧昌火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马关条约》的签订B.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023-02-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02年年初,某市民家庭投资20万两创办近代面粉公司,到1909年只剩下4个粉磨,经营困难,亏损颇多;1912年,他们又与人合资创办新的面粉公司,1919年发展到三家总公司,包括12座面粉厂和4座纺织厂,资本总额超过1200万元。这一案例反映了(     
A.近代民族工业诞生的艰难与曲折B.辛亥革命对民族工业的促进作用
C.中国民族工业的行业分布不合理D.北洋政府对民族产业的支持政策
7 .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新的民族资本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埠公司呈请保护、注册、立案、给示等事,纷至沓来”,三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数达128家,平均每年有40余家企业注册。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来救国
D.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2023-02-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宇通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1914年开始,大生纱厂得到快速发展。纱厂从一家发展到四家,资本增加了16倍。但到了1922年,大生一厂出现了31.7万两赤字,大生二厂赤字达到39.6万两,经营陷入困境。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B.北洋政府无暇顾及实业
C.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动D.官僚资本压制民族工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

1916 年— 1922 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
A.一战后,中国纱厂因外资“卷土重来”严重下滑
B.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民族纺织业持续发展
C.日本开始获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的权益
D.欧美列强忙于一战,逐步缩减对华的商品输出
2023-02-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统计,在中国近代面粉业发展历程中,曾连续六年出口,平均每年出口百余万担。这六年最有可能是(     
A.1860-1865年B.1895-1900年
C.1915-1920年D.1940-1945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