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以下表格是“1913年~1921年棉纺织业的情况”,对于该时期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年份纱锭(枚)纱锭(枚)布机(台)
19134821921986
19145447802316
19186475702736
1919658748164363839
1920842894140004139
19211248282582724139

A.此时我国棉纺织业显著增长B.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C.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D.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导致发展困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1912 年,荣氏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公司。该公司是
A.洋务企业B.外资企业C.民族企业D.官办企业
2021-0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3 . 如表是张洪云根据《实业部月刊》中的工业统计资料制作的一个数据表,表格中,近代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化学工业设立情况表(截止到1935年)
年限1895年以前1896—1900年1901—1914年1915—1922年1923—1929年1930—1935年
家数0家1家7家12家31家41家

A.体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特点
B.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关系不大
C.与中国近代经济的波动状况基本一致
D.受欧美列强资本输出的影响较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情况表
年份纱锭(枚)布机(台)
19134821921985
19145447802316
19186475702736
19196587483839
19208428944139
192112482824139

上表反映了当时
A.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B.民族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C.纺织业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D.实业救国改变了经济面貌
2020-12-15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时把关题-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每课重点知识把关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193-1918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其“爱国运动”突出表现为
A.抵制日货B.国共合作C.销毁鸦片D.组织北伐
2020-12-10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时把关题-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每课重点知识把关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2012年9月,一则“百年火柴厂破产,两次拍卖均告夭折”的新闻,再次引起了国人对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的关注,这个始建于1912年的公司见证了中国工业的百年发展史。下列有关该公司的推断,正确的是
A.属于洋务运动创办的民族企业B.诞生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之时
C.创建后经历了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再未获得任何发展
2020-12-0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时把关题-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每课重点知识把关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1912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拟定了《商业注册章程》,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取消前清规定的种种注册费用。商人呈办厂矿企业,“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大有裨益”的,政府即予以批准,“力为保护”。此举意在
A.摒弃旧俗B.平均地权C.发展实业D.统制经济
2020-12-06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课时把关题-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每课重点知识把关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政府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与材料中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的政府是
“1913年—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
A.清朝政府B.广州国民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10 . “企业大王”刘鸿生自1920年创立苏州鸿生火柴公司起,其企业发展历程可谓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代以后,全国各阶层人民激于爱国义愤,纷起提倡国货,在此爱国热情的鼓舞下,刘鸿生觉得创办火柴工业大有可为,但一开始他有意避开燮昌等实力强的上海火柴厂的锋芒,将自己的厂开到了苏州。苏州离上海很近,信息灵通,1920年前没有一家火柴厂,以此为基点,便于企业的扩展。

——朱小田、汪建红《苏州通史·中华民国卷》

材料二   1928年刘鸿生与中华、荧昌等火柴厂合并成立的大中华火柴公司,对于外国火柴倾销确实起了抵抗作用,避免了被各个击破的危险。这对于改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总事务所设立了一门技术课,研究火柴头受潮的难题,使品质达到国际名牌“凤凰牌”的标准。在经营管理方面,它也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雇佣员工比较重视其能力。1930年下半年,“大中华”就有了盈余。

——傅国涌《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企业家们》

材料三   刘鸿生在重庆筹办中国毛纺织厂时,欲向财政部借款。孔祥熙(注:19331944年任财政部长)最后派人转告四个条件:一是必须在一年内开工,否则全部财产由财政部处理;二是开工后如产品为市场需要,国货银行为主的官僚资本集团有优先投资权;三是厂名定为特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由宋子良担任;四是刘鸿生为总经理,副经理由他们派来的代表担任,并掌握财政权。没有办法,要办企业,这些条件他只能照单全收。

——傅国涌《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企业家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州鸿生火柴公司创办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刘鸿生为挽救民族火柴工业所做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三所处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生存艰难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