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1915年初,简氏兄弟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上海打不开销路,但下半年开始其产品销路增加,一时供不应求,“近见贵公司所出品‘飞艇’牌、‘喜鹊’牌、‘三喜’牌等烟,此数种申江社会颇为欢迎”。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方列强忙于欧战B.文明开化的新习俗形成
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群众性的反帝运动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14年,中国纱厂的16支纱每包盈利为19.58元,1917年达到36.93元,1919年更高达70.56元。这一状况(     
A.标志着中国开始融入了世界市场
B.导致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体现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影响
D.反映了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增加了4倍多。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本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多村,受到很大冲击。洋沙、洋布的进口(单位:千两)
年份洋沙洋布
1867145011671
187728411959
18871259024457
18922205930554

材料二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B点、C点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4)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两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
2021-06-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出现“三次高潮”的共同因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高D.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于1915年创办的上海申新纺织厂的“人钟”商标,这是中国第一件经政府核准注册的纺织品商标。商标采用了“人敲古钟”的造型,寓意警醒世人,勿忘民族兴亡。该商标说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为

①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沿海投资办厂
②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④反帝爱国,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的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第2阶段初步发展得益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的政策
B.第3阶段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
C.第5阶段较快发展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D.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总体趋势是曲折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根据海关统计,1913年中国的进口总额为5.7亿余两,1915年减少至4.5亿两,减少了五分之一。到1918年,法国货的进口额比1913年减少了三分之一,英国货减少了一半,德国货则完全停止进口。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实业救国思潮的风行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海开埠前,仅为一个规模不大的中等城市,从人口数量上看上海开埠时城市人有20余万,到1895年增至50万左右。1895年后,上海工业快速发展,并带来的资源的聚集,从而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市政公用事业,如交通(大规模水上运输的开辟、铁路的修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的形成)、通讯(包括电活,传真、电报等)与其他一些市政公用事业(t如自来水、电、自来火等)的发展,它们共同促进了上海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与水平的提高。到20世纪初期,上海人口达100多万,成为拥有广大经济腹地的交通中心、制造中心和金融中心城市。

——摘编自黎仕明《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域市化与工业化之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前期的上海域市发展提出一个点,并送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2年至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有八十多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林业等方面;同时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推广技术和组织参加世界博览会。这些举措(     
A.有利于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改善了民族经济生存环境
C.使民族经济获得独立发展D.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0 . 材料一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如下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类型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经济19.%32.2%
合作社经济19.%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
私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不足1%
个体经济71.8%7.1%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F1可能是哪些国内国际因素?F2的阻力最有可能来自于哪一侵华势力?
(2)据材料三,指出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比重不足1%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变化具体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