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民族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6年,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这导致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吴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源于
A.官僚资本的严重阻碍B.民族资本的竞争激烈
C.民国法制严重不健全D.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
2021-04-08更新 | 340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等部分示范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914—1927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 净进口货值 净出口货值 入超
1914 589,241 356,227 213,015
1915 454,476 418,861 35,615
1917 549,519 462,932 86,587
1919 646,998 630,809 16,188
1920 762,250 541,631 220,619
1926 1,124,221 864,295 259,926
1927 1,012,932 918,620 94,312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C.中国产品在一战后失去竞争力D.进出口贸易深受时局变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后,接受了袁世凯授予的全国铁路督办的头衔,负责筹划全国铁路建设,还担任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会长等职,并于1912年筹建中华银行作为 “振兴实业之总机关”。黄兴也和其他革命党人一起,先后创办了国民银行、中华汽船公司,并且带头组织拓殖协会,计划开发西北地区的资源。这些活动
A.促进了民族工业迅速发展B.体现了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
C.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D.改变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现象
2021-01-03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13-1948年中国产业资本属性结构状况表(部分)》(单位:万元),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1911/19141920增长%1936增长%1947/1948增长%
外国资本1021251330004.505717589.5473414—16.35
国家资本47807669523.812224547.794200796.72
私人资本287415797710.542048448.21161499—2.05
合计1786732579295.169990568.83654992—3.61

A.产业资本持续增加利于工业化B.国家统一推动了国家资本发展
C.政治环境影响资本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变迁影响资本结构
2020-12-14更新 | 35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读下表

1895--1930年各国对华贸易总量比重(单位:%)
其中“口”代表的是( )
A.日本B.美国C.法国D.英国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初期部分工商法规、章程内容情况表

《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191212月)工艺物品及方法的发明及改良者可以申请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
《公司条例》(19141月)明确公司的法人性质、法律地位及其组成形式、开办条件、权利义务、应负责任等
《国币条例》(19142月)国币实行银本位制,由政府统一铸造银圆国币
《矿业条例》(19143月)明确矿产国有,但鼓励中外业者投资开矿,矿业权之获得不以地主自然取得而以申请为先,大幅度减低矿产税
《商人通例》(19143月)明确了商人的定义、能力、注册、商号开办、账簿应用等
《商会法》(19149月)商会是由会员组成的法人机构,会长、副会长、会董均由会员选举产生,会员皆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六卷)


(1)根据材料,概括民国初期在发展工商业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颁布工商法规、章程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下表可推知当时
年份进口洋纱进口棉布
1914—191695.369.3
1917—191959.258.7
1920—192248.752.1

(1914—1922年中国进口洋纱和棉布情况,以1913年进口指数为100)
A.对外贸易处于出超B.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
C.小农经济占据主导D.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良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教仁在《代草国民党大政见》中说到:“中国今日苟欲国强,必先致富。以国内贫乏之状况,则目前最亟之举,莫若开发产业……今世界列强皆以工商立国,商战日烈,吾国当其漩涡中,输入之额超过输出之额,不亟奖励输出品商业,行将坐毙……此数者,皆本党开发产业之计划。” 材料这表明(     
A.振兴实业成为革命派的重要目标B.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宋教仁与时任总统孙中山的立场一致D.实业救国成为民国初期人民的共识。
10 . 民国初期国内商业发生了某些变化:原来专营洋货的商号兼营国货,并出现专营国货的商业; 原来封建性的商业也逐渐向资本主义商业转化。这主要得益于
A.民族资本的初步发展B.战争及国内外市场变化的综合影响
C.列强在华的尖锐矛盾D.国民政府大力推行经济建设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