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毛泽东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19141920年,荣氏企业已稳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的桂冠。但好景不长,1920年,荣氏企业从盈余转为亏损。


荣氏企业迅速发展和从盈余转为亏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11-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统计,民国政府于1912~1916年制定和颁布了86项经济法规。下表所示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内容:
1解除开办企业设厂注册的若干限制:商人呈请注册开办厂矿,只要符合《商业注册章程》,即可直接向地方官厅呈请,不必再经商会转呈
2取消清政府对开矿业的各种限制,鼓励商人出资或吸引外资从事矿业开采,且1914年颁布的《矿
业条例》规定,商人从事采矿业当减免矿产税
由此可知,民国政府(     
A.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B.抵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C.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工业建设D.着力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气候、棉花生产特性等自然因素影响,中国棉花主要产区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浙江、江苏、陕西等省。民国时期,这些省份的棉花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如1914年,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为4124千亩.1937年增至12760千亩。近代中国棉花的消费对象主要是.上海、天津、汉口以及华北4省的华商纱厂、日本纱厂以及日本本土纱厂。这一时期新增的棉花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毗邻纱厂或近代交通线的地方,如山东棉花种植集中在黄河以北、小清河流域、津浦沿线一带。由此可见,棉花种植所引发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动是区域性的。

——摘编自王建《市场导向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材料二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一些实业家开始注意中国农作物品种的改良问题。上海德大纱厂创办人曾呼吁改良中国棉种和扩大植棉面积,并亲自编写《植棉改良浅说》一书,散发给纺织界同仁及棉农,以传播植棉改良知识。1914年,他在筹办德大纱厂时,开办了穆氏植棉试验场,引进美国长纤维棉种。经过探索,优质棉种试种在第三年获得成功,产量比一般农家旧的棉种高出五六倍。不久,上海工商界名流联合发起并组织了中华植棉改良社。开辟了更大规模的植棉试验场,推广美国优质棉种。

——摘编自戴鞍钢《民族工业与近代中国农村》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民国时期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初年工商界的植棉改良行动进行评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近现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地域分布,经过三次转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一次转变甲午战争后至一战爆发时新设棉纺织厂大多放弃上海而分散于苏淅两省的次级城市
第二次转变从一战结束到1931年棉纺织厂又重新集中到上海,同时青岛、天津、无锡等地形成次级集中地
第三次转变1932—1936年间华商离开上海向次级都市分散;曰商向华北扩张的新趋势明显

A.上海的民族工业兴起于甲午战争后B.第一次转变源于上海地理交通不便
C.第二次转变源于外商投资规模扩大D.第三次转变源于近代军阀割据混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表表明(     
时间商业通例公司条例矿业条例商会条例
1911年9条67条35条26条
1921年73条251条111条46条
增加64条184条76条20条

A.辛亥革命推动了宪法完善B.社会变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C.北洋军阀颁布了重商国策D.第一次国共合作提高了经济效益
2022-07-23更新 | 42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末年上海民族工业品牌

食品日用化学品药品文体用品
“自行车”牌面粉“和合”牌香粉“科发”牌药品“飞艇”牌纸张
“兵船”牌面粉“双妹”牌雪花膏“中西”牌药品“商字”牌图书和印刷品
“双喜”牌罐头食品“凤凰”牌洋烛“涵春”牌中成药
“金叶”牌茶叶
“新字”牌茶叶

——左旭初《百年上海民族工业品牌》

材料二   民国初期上海民族工业品牌

纺织品食品日用化学品药品五金电器产品文体用品
“人钟”牌棉纱“福字”牌罐头“雅霜”牌雪花膏“地球”牌药品“美华利”牌时钟“中华”牌书籍用品
孔雀图”牌印染布“生字”牌糕点“金钟”牌香亚玉兰霜“唐拾义”牌药品“华生”牌电扇“雄鸡”牌唱片
“华字”牌丝绸“双龙”牌茶叶“双斧”牌油漆“龙虎”牌人丹“三胜”牌搪瓷制品“胜利”牌球类产品
“孔雀”牌丝织品“长城”牌卷烟“飞虎”牌油漆
“鹿头”牌针织内衣“宝塔”牌火柴
“鸿翔”牌时装

——左旭初《百年上海民族工业品牌》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民国初期上海民族工业品牌与清朝末年相比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说说当时我国民族工业有何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社会因素是什么?
(3)以上海民族工业品牌为例,你对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认识?
2022-07-09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过关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改良麦、棉品种,荣氏兄弟在20世纪20年代初设立了农事试验场,进行实验工作。荣氏兄弟接受爱国实业家张謇“用教育来创进实业”的主张,积极兴办教育事业。从1906年起,先后在无锡创办了公益第一、二、三、四小学,在上海申新一厂办子弟学校,鼓励工人子弟就学。1919年,为了培养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创办了公益工商中学,开设工商两班,并设有商店、银行和工厂,供学生实习用。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荣家企业在抵制外货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22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已经达到12个,其中茂新有4个厂,福新有8个厂。其生产能力,已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生产量的1/3左右。申新纺织厂在这期间也发展至4个厂,拥有纱锭13万余枚,比创办时期增长了9.4倍。1921年,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在上海成立,荣宗敬任总经理。这标志荣氏企业系统基本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荣氏企业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荣氏兄弟的事迹。
2022-05-09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济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顺应工商界的要求,先后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政府时期颁布的76项经济法规中,内容包括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张謇言:“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而行此主义,则仍不外余向所主张之提倡、保护、奖励、补助,以生其利,监督制限,以防其害。”上述立法原则与经济政策导向在民初大体得到了遵循。后袁世凯时期,军阀派系争战不断,北京政府权威尽失,在经济法制体系建设方面乏善可陈,更遑论有长远规划与建设。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以此作为改革目标。1993年修改宪法时,将1982年《宪法》第15条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亟需商事立法的规范,自九十年代以来,商事立法驶入高速行驶的快车道”,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商事法律密集出台。经济法制建设的立法理念与市场经济观念高度契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立法理念基本被挤出立法过程。加入WTO为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经济法制与国际规则“接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世贸规则倒逼国内法制改革,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开展大规模修法和法规规章清理工作,涉及30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19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摘编自陈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法制的互动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经济立法与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立法的异同,并分析民国初年经济立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立法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当前中国经济立法的认识。
2022-04-30更新 | 45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50年代,正值清朝后期,鸦片战争起,太平天国、捻军遍及全国。话说两个20岁左右的年轻书生,本是湖北武昌人士,祖业颇丰,但由于太平天国与清军在这里征战不休,家产遭到很大损失,便准备携带剩余家资离开。

兄长:“我们不如北上,天子脚下,总要安稳些,可以一心一意做学问!”

弟弟:“我们不如沿江而下,去上海闯荡,也许可以发更大的财!”

续写下列小故事:做哥哥的可能做出学问;做弟弟的可能发了大财。


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请对兄弟二人的经历做出合理的推理,到他们80岁时各自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轨迹?(至少写出一个小故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末民初,上海形成外国银元“鹰洋”、清政府铸造银元“龙洋”、北洋军阀政府铸造银元“国币”等共同流通之局。上海钱业公会定期向市场公布银元市价行情,形成银元行市。1919年6月,上海钱业公会毅然取消“鹰洋”行市,将“国币”行市统一为唯一的银元行市。上海钱业公会此举
A.受到了民族主义思想影响B.促成了金融市场的统一
C.断绝了与国际资本的联系D.推动了法币政策的实施
2022-03-16更新 | 395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