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B.
C.D.
2021-07-08更新 | 10328次组卷 | 10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顺应工商界的要求,先后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政府时期颁布的76项经济法规中,内容包括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张謇言:“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而行此主义,则仍不外余向所主张之提倡、保护、奖励、补助,以生其利,监督制限,以防其害。”上述立法原则与经济政策导向在民初大体得到了遵循。后袁世凯时期,军阀派系争战不断,北京政府权威尽失,在经济法制体系建设方面乏善可陈,更遑论有长远规划与建设。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以此作为改革目标。1993年修改宪法时,将1982年《宪法》第15条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亟需商事立法的规范,自九十年代以来,商事立法驶入高速行驶的快车道”,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商事法律密集出台。经济法制建设的立法理念与市场经济观念高度契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立法理念基本被挤出立法过程。加入WTO为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经济法制与国际规则“接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世贸规则倒逼国内法制改革,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开展大规模修法和法规规章清理工作,涉及30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19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摘编自陈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法制的互动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经济立法与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立法的异同,并分析民国初年经济立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立法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当前中国经济立法的认识。
2022-04-30更新 | 45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5年4月,《大公报》针对欧洲形势发表评论称:“交通阻绝,航路危险,舶来物品,一时难以运输,洋货之价目,陡然增高”。该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是
A.推销国货获得了天赐的良机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有所增加
C.物流不畅使工商业陷入萧条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2022-04-02更新 | 420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15年,荣氏兄弟出资18万元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并不断扩大规模,成为中国近代棉纺织业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纱锭生产率甚至超过了在华日商纱厂。申新纺织公司的发展
A.导致日本在华纱厂严重萎缩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推动民族工业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一战时期的北洋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但在经济上并不排斥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后,振兴实业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同时北洋集团中也有不少军阀、官僚、政客,为近代企业丰厚的利润所诱惑,纷纷投资近代工矿、金融企业。这一状况
A.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B.促进了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C.助推了民族经济发展迎来黄金时期
D.表明北洋政府的统治符合时代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4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矿业条例》等,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定;1915年又发布咨文,“有在法定应交册费之外,勒索分文者,准由被勒索者向上级部门诉,一经查实,尽法惩办”,这些措施的实施
A.推动了民族工业持续发展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优化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D.顺应了国内民众的普遍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民国初年山东经济发展的情况(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山东
•1911年开办的棉织企业为8家,1913年增加到63家。
•1912年至1913年间,酿酒、制糖、榨油、火柴、制蜡、制烟和皮毛制革等各行业迅速增加,由333家增到476家。
•自民国元年至1920年,设立的各种铁工厂计有济南8家,青岛9家,博山5家,威海卫、济宁各4家,潍县3家,全省共33家。
A.工业布局更加合理B.经济运行环境有所改善
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2022-05-23更新 | 579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04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创立通海垦牧公司,专门用于收购苏北海滨的盐场荒地。1914年以来,通海垦牧公司从淮南垦务局贱价买到许多土地。此外,大生纱厂所得到的借款,也大量用来兼并土地。张謇的做法
A.受到“实业救国”思潮影响B.缓解了民族资本的资金压力
C.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D.有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农副产品的出口贸易遭受重创:上海日常积压的货物约三万吨;杭州的出口货物如生丝、茶叶、羊毛、杂粮等农副产品被迫停止交易;汉口市场的牛皮、芝麻、油类、布匹等商品“皆因出口稀少,顿减其值”。这表明
A.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B.传统家庭手工业濒临破产
C.近代经济深受世界市场影响D.战争阻断中西方贸易交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统计,民国政府于1912~1916年制定和颁布了86项经济法规。下表所示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内容:
1解除开办企业设厂注册的若干限制:商人呈请注册开办厂矿,只要符合《商业注册章程》,即可直接向地方官厅呈请,不必再经商会转呈
2取消清政府对开矿业的各种限制,鼓励商人出资或吸引外资从事矿业开采,且1914年颁布的《矿
业条例》规定,商人从事采矿业当减免矿产税
由此可知,民国政府(     
A.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B.抵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C.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工业建设D.着力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