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纺织工业作为近代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技术的发展在近代中国工业企业中具有典型意义。下图是18961936年间华商棉纺织厂纱锭数地区比较图。

       

——摘编自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个时期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东北地区的粮食贸易

材料   近代东北粮食贸易研究

时间概况
咸丰十年(1860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861年开始,以营口开埠通商为标志,东北的海外贸易兴盛开来。1873年,东北大豆在奥地利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参展,受到青睐,南洋国家对东北大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东北粮食贸易逐渐走向全面麦展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至民国三年(1914年)大连逐步取代了营口,成为东北进出口商品的重要港口。日本及一些欧洲国家利用新兴的港口域市纷纷与东北展开贸易,东北粮食的贸易额呈阶梯状不断上升。农产品加工业例如油坊,火磨、烧锅等一些加工作坊开始出现在东北。而这些产业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也带动着农产品贸易的多样化,粮食贸易走向成熟
民国三年(1914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东北地区不止粮食贸易得到发展,其他商品贸易也逐渐发展至成熟。直至1931年,东北粮食的种植和农产品的生产,逐渐开始受限,粮食贸易的繁荣也逐渐消逝

——摘编自张雪《近代东北粮食贸易研究》


选取表格中任意一个时段,从中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022-05-07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3 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单位:亿两)


1870年1890年1908年1920年1936年
国内生产品9.6810.3218.0257.61109.01
进口洋货0.711.424.978.4911.16
市场商品量10.3911.7422.9866.10120.17
洋货所占比重6.8312.0921.6212.849.29

——据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等


根据表3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5-1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资料
1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
2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41929年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519世纪中后期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6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上表的资料可以提炼出多个主题,请从中选择两条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新资料,提炼出一个主题加以阐释。(要求:写出所选资料的序号及补充的资料,主题明确、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部分年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原料半制品制成品
年份农产品矿产品(手工)矿产品(机采):手工机器手工机器
189315.628.40.153.42.5
191039.10.20.513.111.928.36.9
192036.40.92.88.212.331.28.2
193045.11.23.43.512.227.17.5
193644.12.61.66.75.632.47.1

——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时期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3-15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子夜》是作家茅盾于1932年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民族资产阶级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线索,反映了1931年左右中国的社会环境。

小说梗概如下: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缠绕在一起。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对当时中国的工业充满了信心,他热心于发展家乡双桥镇的实业,并打算以双桥镇为基地建筑起他的“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的“双桥王国”。期间,他与美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代理人赵伯韬进行斗争,有时他根本不把赵伯韬放在眼里,要和他决一高低,但当他在金融市场失败后,且得知赵伯韬有美国老板撑腰时,却又表现得“再也振作不起来”,甚至产生了“有条件投降”的想法。最终,由于合股人杜竹斋的倒戈相向,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勃勃雄心破灭。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某一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国民收入、人口、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指标可以测度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1850—1936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1936年币值:亿元)

年份农业工矿交通业服务业国民收入总计年平均增长率(%)人口
(亿)
人均国民收入
(元)
年平均增长率(%)
1850181.644.1543.80
188799.8714.4929.07143.43—0.644.0035.90—0.54
1914128.0124.8034.72187.641.004.5541.220.51
1936166.4140.6051.51257.981.455.1150.510.92

注:1850年中国几乎还没有近代生产方式,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

——摘编自赵津《中国近代经济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根据材料至少两项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编辑之言》指出:““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母)宁说它是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

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3篇,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1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

——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学家方行认为,“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收益,属于高收益还是低收益,都会自然地同封建地主的土地收益相比较,并会以后者作为衡量准绳”。如果土地投资收益很高,比如30%,那么借贷利率即使为30%也不算合理。下面是1934年民国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对当时全国22个省的乡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做的调查情况表

1934年时部分省份的民间借贷利率的分布情况

请从上图(表)提取两条关于民国时期民间借贷状况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8-05-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海大联考 2018届高三名校大联考模拟试卷(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反映了1873年至1930年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单位:%)。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合计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成品、材料、燃料等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
18738.18.191.98.583.4
18938.40.67.891.613.078.6
190315.00.714.385.022.362.7
191017.61.50.116.082.417.065.4
192028.53.20.225.171.516.954.6
193026.93.71.921.373.117.355.8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